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鹿寨县畜牧业的今昔

  • 2018-04-05    葵传清

内容导航: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鹿寨县域包括榴江县、雒容县、中渡县,畜牧生产可分为三个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受时局影响倒退时期,日寇侵占大遭劫难时期。 

  一、稳定发展时期 

  民国期间,畜牧生产均为一家一户饲养,政府对饲养户无任何支持、帮助。当时,按传统方法饲养,出栏缓慢,一头小猪养到出栏一般要一年多,而且家庭饲养受制于政局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丰歉。民国中期,广西新桂系得势,广西统一,政局暂稳,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因而也促进了家庭饲养业的发展。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下均以民国纪年记述),三县(即雒容、中渡、榴江)饲养耕牛22917头,按当时农户平均每户0.74头,比桂系统一广西前平均每户增加0.25头;饲养生猪22516头,每户平均0.94头,比前增加0.39头;此外饲养鸡鸭207951只,比前增长20%多。此时市场肉食供应充足,鹿寨镇有圩厂两处,一处是中心圩厂,地址在“鹿寨食品药品监管所”办公楼对面,相距5米左右,现己种有十多棵桉树,供居民休闲一处是公交汽车所设的“街心花园站”及“梦幻照相馆”一带。两处设置有一二十张肉桌,圩日每张肉桌均有猪牛肉摆买。当时老百姓消费水平低,尤其是农民,一般是数圩才赶一次圩,所以数圩才能吃到一次肉,故此饲养量虽然不多,但仍显得肉食供应充足。 

  二、倒退时期 

  民国二十七年,日寇侵占桂南各县,抗日战事暴发。鹿寨县域三县虽还未被日寇侵占,但这一局势己波及到了县域各县。由于日寇的侵略,人心惶惶,物价飞涨。据桂林市资料记载,民国二十六年桂林市大米每担6.39元(法币,下同),民国三十二年每担836.6元,比民国二十六年涨118倍。是年,广西省政府采取行政核定米价措施,遏制米价暴涨。省政府核定鹿寨县域各县米价每担为:雒容县329元、中渡县424元、榴江县447元。此时按行政核定的价格,比民国二十五年三县市价也涨了近百倍。这种以行政手段遏制物价上涨的办法,实际是一纸空文。市场大米实际价格每担均在700元以上。谷物价格暴涨极大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畜禽饲养量大幅度下降。民国三十二年,榴江县饲养耕牛4029头,比前减少2933头,减少41.3%,家禽家畜饲养下降50%左右。此时市场肉食供应紧缺,价格昂贵,圩厂的肉桌许多空着。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十分苦涩,白菜萝卜是当家菜谱,许多人几个月不知肉味。  

  三、大劫难时期 

  民国三十年十月,日寇先后侵占三县。日本鬼所到之处,大肆劫掠,尤其是家禽家畜首当其冲。日本鬼驻扎在鹿寨镇,他们三五成群持枪下村抢劫。所有驻扎的日军,每日肉食无需购买,全是下村抢来。他们抢来的猪用枪打死,然后强制村民帮他们抬到住地宰杀,头脚内脏全都扔掉。日本鬼还未占领鹿寨镇之前,我家因加工稻米,有条件养猪,养有大猪小猪20多头。“跑日本鬼”时,这些猪来不及赶走,全留在栏里。当我们躲难回来一看,猪栏己空空如也。此外,无法搬走的几十担稻谷,堆放在楼上用老糠(谷壳)盖面作伪装,也全部被抢光。日本鬼占领三县近一年时间,据国民政府统计,共损失耕牛13228头、猪31824头、马1162匹,占当时饲养总量的60%以上。 

  由于日寇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光复后民众在各项物资奇缺的情况下痛苦争扎。农民耕作十分艰难,许多家庭无牛耕作,无种下种,农业收成极少。1946年各地出现了大饥荒,疾病流行,许多民众患了虐疾(打摆子),由于疾病和饥饿,死人常有发生。圩市上虽有稀少的肉类、粮食摆卖,但均为天价,普通民众不敢问津。许多民众靠下河滩挖“石头根”,上山找“黄狗头”(一种野生植物的块根)度日。 

  1947年饥荒加重,物价飞涨,鹿寨镇圩市摆卖的大米每担售价290万元,而且“早晚时价不同”——上午持法币可买百斤大米,下午持同样数额的法币只能买到数斤了。当时市场交易出现了用麻袋装纸币购物的情况,法币贬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国民政府为挽救法币的贬值,改发行金元券。曾几何时,它的命运与法币一样成为废纸。1947年春节我家是如何过的我记忆犹新。当时我家靠父亲“挑码头担”为生,处于“早寻亱煮”境地。由于市场凋零,请人挑担的老板寥寥无几,父亲几乎没有收入。有时上午得来的血汗钱,到了下午已经成了废纸。到了大年三十,我家里的锅灶仍是“冷火秋烟”。父亲无奈,只得带我到思义大菜园去,偷回几棵大白菜,权作过年“佳肴”。  

  1948年,老百姓己知时局的变化,预测到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快要倒台了,其所发行的纸币亦将成为废纸,于是市场交易自发地改用银毫或以物易物。此时人都难以养活,更无粮食饲养家禽家畜了,饲养量跌到了底谷。 

  解放时期 

  解放后,畜牧业生产经历过恢复振兴、困难、蓬勃发展的过程。 

  一、振兴时期 

  1949年秋,鹿寨县域各县相继解放,国民党留下的经济千疮百孔,尤其是畜牧业,缺种少料,加之土匪暴乱,家庭饲养更加艰难。19516月,雒容、榴江、中渡三县及修仁县的头排区并为鹿寨县。新生的人民政府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振兴畜牧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从种苗到资金给予扶持。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作了主人,积极性高涨,经过几年恢复,畜牧业有了一定发展。1954年耕牛存栏达到48338头,比1950年增加10930头,增加29.2%,生猪存栏53718头,比1950年增加9718头,增长22%,鸡鸭亦有较大增加。 

  由于解放不久,群众消费水平低,肉食供应出现了过剩状况。为解决供大于求问题,1955年商业部门推行赊销,食品公司加工许多烧鸡烧鸭,对干部、职工实行赊销,帮助农民解决鸡鸭销路问题。 

  合作化期间,县委、县政府对生猪生产高度重视,提出“以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方针。县区(现今乡镇)成立了生猪生产委员会,由一名副书记专抓。当时,社员养猪由生产队划给一定的饲料地,养猪困难户给予贷款扶持。1957年生猪存栏达到88462头,比1954年增长64% 

  二、困难时期 

  1958年,贯彻“总路线”,实行“大跃进”,鹿寨县和全国一样,搞“大办钢铁”。1959年兴建里定洛清江拦河大坝,全县集中了9万多劳动力“大战洛清江”,强壮劳动力都上了“前线”,留在家的多是些“老弱病残”。到了收割季节,许多成熟的稻谷烂在田里无法收回。据统计,农村有70%的农户不再养猪了——家中既无劳动力,又无饲料,故而畜禽饲养量大幅下降。1959年底生猪存栏40057头,比上年减少48045头,减少54.7%。由于粮食困难,1960年生猪饲养又继续下降,年底存栏仅23699头,鸡鸭存栏91201只。因为饲养量大幅下降,所以市场肉食供应十分紧缺,价格昂贵——猪肉每公斤售价24元,鸡毎公斤30元,比正常年景价高15倍。当时职工工资一般每月30元左右,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到一斤鸡。“我们是一斤鸡的干部”,此话在干部队伍中甚为流行。1960年我下放龙江公社敖塘村当社员,时遇住户结婚。困难时期,肉、油均为天价,而且还买不到。是否要摆酒席?队干亲属作了讨论。按民间习俗,婚姻大事因陋就简也得热闹一下,于是摆了10多桌,每桌10多个菜,全是南瓜、节瓜、青菜,无一丁点猪鸡鸭肉,所有的菜全用零粉代替油。如此席,来庆贺的亲朋好友苦中作乐,感叹:“总算能吃到一餐饱饭菜了!  

  三、蓬勃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中,为发展畜牧业,鹿寨县不断改变一家一户饲养畜禽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养殖,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全面改变品种良性,全面应用各项饲养先进技术,建立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开始,县畜牧局先后建设养殖示范基地、良种肉牛产业化示范基地、优质家禽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杂交鲤繁殖试验基地等。养殖示范基地与广西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畜牧水产公司合作,进行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过去养牛视作耕作动力,视为农民的宝贝,现在这观念己彻底改变。由于机械耕作的推广,普遍以机械耕作替代了耕牛,所以养牛不再是为农田耕作,而是满足肉食了。进入新世纪后,全县规模养殖猪牛发展很快。据2005年统计:全县饲养百头以上猪场有147个,千头猪场1个,万头猪场2个;饲养百头良种肉牛场8个,其中饲养300头以上3个。全县2005年底存栏生猪246812头、牛96074头、羊68777头、家禽144.41万羽,按当时农户平均每户饲养10.8羽,比改革开放前几倍十数倍的增长。市场肉食供应十分充足,肉质优良,品种繁多,价格稳定。困难时期,曾有“一斤肉干部”的自嘲,而现在一般干部每月工资可买到200~300斤猪肉。“有钱买得指手货”,这是我们世世代代期盼的景况,现在对市场肉食以及各种物资供应都呈现这种盛世景况。如今人们的餐桌,几乎每餐都不缺肉,而且吃食十分挑剔。土猪土鸡由于饲养时间长,传统饲料喂养,肉质鮮嫩,口感好,尽管价格比现代饲料喂养的猪鸡肉高许多,但仍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