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中渡古镇的风味小吃

  • 2016-12-29    罗富忠/文

内容导航:

说起中渡古镇的饮食文化,其繁荣和发展,得益于来自五湖四海的民族融合,东南西北各路移民的汇聚。单是那些风味小吃,就让“吃货”们口水流流,欲求大快朵颐!

少年时,我从村上来到这古镇求学,住在姑妈家。让我最感到新奇的是每天早上和晚上小贩们卖饮食的叫卖声。有一天天才朦朦亮,姑妈就催我早早起床上街去买酸水米粉(木榨圆粉)回来过早(吃早餐)。我拿着姑妈给的钱来到街上,晨曦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人们的喧闹声和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富于音乐感的各种风味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落:“润馍糕——”“盐炸脆花生——”“油糕——”“油堆——”“豆腐花——”那声音清脆、洪亮,尾声拖得很长。我边听边看入了迷,过了半个时辰才记起要卖酸水米粉……

“老年常思既往”,凡是老年人坐在一起,没有不谈过去的事。一次,我和几位老人聊天,谈起古镇过去五花八门的小吃时,众人七嘴八舌,津津乐道,公认:过去游街叫卖最出名的是梁驼子的油糕、梁奶佬的润馍糕、李小有的盐炸花生和凉粉、张金的麦芽糖和薄荷糖,以及小学校门口陶伯娘的香牛馔和生酸,还有人人爱吃的五香粉蒸糯米饭……由小吃又扯到了特色菜肴,大家还记得酒宴、年宴桌上那一道道独居一格的菜名:肚肺汤、杂碎、蚝细松、肉圆、红肉和炒酸……也谈起了平时餐桌上的酸笋焖鱼仔。大家认为,我们四十八的酸笋最美味。一家煮酸笋,满街都闻香。真可谓:“酸笋煮鱼仔送饭,要你刮得锅底烂!”

讲到中渡米粉,大家更是起劲,个个伸出大拇指。

过去,中渡人把米粉分别叫做切粉(扁粉)和米粉(木榨圆粉)。当时,街上最著名的粉摊有池品记、傅木养的切粉和店房底余达的米粉。切粉除汤粉外,另有凉拌粉和炒粉;米粉有汤粉和酸水米粉。其卤水香而不浓郁,作料按季节配用,汤水清甜且清秀,吃起来舒适可口,吃一碗想两碗,顾客很喜爱。人们争嘴劲时常打赌说:“你赢了我请你吃一碗切粉!”

1951年剿匪时,我正上小学。每天放午学后,我最爱到县大队门口听解放军讲当天剿匪的新闻。一天下午,我听到一位刚从鹿寨回来的战士对战友们说,他从平山押送大匪首向天雷去柳州。原计划是把向天雷直接从平山经柳城东泉押到柳州的,但向天雷反复请求要经中渡去柳州。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想吃一碗中渡切粉。想不到大匪首向天雷死到临头,还念念不忘中渡切粉!由此可见中渡切粉的好吃和声望。

    上一篇: 鹿寨水豆腐圆 || 下一篇:中渡古镇的香桥美酒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