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黄冕、江口两座拦江大坝的建设

  • 2016-12-29    廖茂亁/文

内容导航:

我县曾在“四清运动”期间,以农业战线的旗帜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石榴河建成了4座拦河坝,即四排的忠东坝、寨沙的大邦坝、龙江的黄家滩坝、城关的白石坝,涌现了一批学大寨的先进典型。1968922日,县“革委”召开常委会,贯彻自治区“革委”扩大会议精神,将农业学大寨列为议事日程,并确定以龙江公社六往大队兴建黄家滩大坝和雒容公社连丰大队兴建水库为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号召全县学习推广,组织现场参观……

不久,黄冕公社水利技术干部勘察到三里屯洛清江横水渡口下面的河滩,水浅流急,两岸是大沙岩与山脉联成一线走向,推断河床底一定是坚固的沙岩石层,是建拦江大坝理想的选择之地。他们将情况报告县“革委”。我与公社“革委”领导欧忠、韦献忠、覃金义及水利技术干部韦邦重等人,实地调查,研究讨论,确定了兴建大坝的可行性。工程项目上报地区“革委”,很快就批下来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快就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立即组织人马,连计划、边设计、边行动,地区也很快按计划拨下资金、调配物资。真是够“破常规”的了!9月底,建坝工地上足了2500民工,进行围堰施工;抽水设备也陆续运到现场备用。可是天公不作美,109日至11日,上游桂林方向连续下了三天大雨,江水暴涨。指挥部一声令下,民工迅速撤离;20多个青年民兵与洪水抢时间,将6台抽水机抬到安全高地,避免6万多元的设备遭受损失。

几天后,洪水消退,民工即刻投入围堰战斗,日以继夜轮番大干。苦干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大坝即将合龙!

1969118上午,指挥部进行合龙施工的战前动员,范杰、韦从日等6位民兵撑着满载片石的木船在合龙口待命。9时正,指挥长一声令下,满载片石的木船在激流中缓缓下沉;接着,数百民兵紧张而有序地将片石、卵石投下。经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激流被截断,合龙成功!工地上一片沸腾。

合龙成功后,抽水机立刻轰鸣,投入清基施工。民工们清一段,砌一段,首先把导流孔突击建好。又经过80多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在3月底完成了长115米、高5米的连拱大坝主体工程。接着进行的是附属工程建设、水轮泵的安装、上水管和渠道的开挖……两岸渠道完工后,灌溉农田3500多亩,结束了“洛清江水浪滔滔,从来不见灌禾苗;天旱三日不下雨,两岸禾苗受枯焦”的历史。

黄冕洛清江大坝工程,共投资845千元,完成土方12万多立方米、石方2万多立方米、浆砌石17千多立方米,投入1168千多个工日。

正当黄冕拦江大坝工地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江口公社“革委”主任黄志刚领着公社领导班子和部分大队干部前来参观学习。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流经丹竹大队的洛清江,洛子滩也有一条岩石组成的“过江龙”横跨河底,在这里完全可以建一座大坝,安装水轮泵,灌溉丹竹、新安两个大队的农田。他们将设想和要求通过电话向县“革委”汇报。于是,我与水电局的领导和技术干部来到江口公社,在公社领导的陪同下,勘察了洛子滩。果然,一条巨大的“过江龙”从滩底抵达彼岸,流水湍急的地方,形成10多处小瀑布,水花飞溅;沙滩上有许多露天的石灰岩,肉眼也能看出,下面的基础是石灰岩无疑。与黄冕大坝坝址不同的是,黄冕坝址呈“一”字型,这里则是弧形,且河床比黄冕的宽一倍,要在“过江龙”脊梁上建大坝,地形更复杂,施工任务更艰巨。黄志刚表示:“事在人为。黄冕大坝如能一个冬天拿下,我们分两个冬天也会拿下。”

经县“革委”同意,县水电局将项目呈报地区,很快也获得批准。

江口洛子大坝工程迅速上马!196810月底,党员带头,干部、群众跟上,大坝工地上足了3000人。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建成了导流孔,基础全部打好,有部分已露出水面。次年农历三月,大部分民工回生产队闹春耕,只留下三四百人常年施工备料,以迎接第二个冬天的大战。

1969年秋收结束后,又组织了2000民工苦战了一个冬天,到次年3月,大坝主体工程完工。东岸连拱坝形长130米,西岸连拱坝形长70米,中间重力坝形长15米,全长215米。由于基础高低不平,坝高分别有12米、15米、8米不等。一条新的“过江龙”横卧在洛清江面,人心振奋,欢欣鼓舞。

4月,洪水暴发!浑浊的洪水漫过坝面,形成10多米落差的巨大瀑布,十分壮观。很快,满荡荡的洪水铺平了河床,淹没了坝首,令人十分担心:坝首能否挺得住洪水巨大的冲击?洪水在人们的焦虑中慢慢退去,坝面渐渐露出,一颗颗悬着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谁知,当洪水退完,技术员却大叹一声:“完了!基础被冲跨了!”

就这样,5月,被迫停工。

10月续建,首先围堰,清理被冲毁的基础。我到现场察看,原来西岸有两跨连拱的基础未清到底,下面松动的卵石被洪水淘空了,深约丈余;上面的连拱坝悬空挂着,空如溶洞。这样一来,“坏事变成好事”,洪水留下了坚固的岩石,清除风化的表面,就可以重新砌片石或灌浆。经抢修后,整条坝首完好如初,而且更牢固了。这年冬天,工地上只留下千余人,进行附属工程的施工,包括两岸水轮泵基础建设安装、预留电站的土建部分和船闸、护坝护坡、开挖渠道等等。

洛子大坝工程待续了数年,直到1977年才全部完工。总投资92万多元,完成土方47万立方米、石方5800立方米,浆砌石5700立方米,浇灌混凝土16000多立方米,投入劳动工日2725千多个。大坝和渠道建成后,灌溉农田8700多亩。

后来,两座拦江大坝都建起了发电站,成为我县利用洛清江发电的首批电站。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经过一次次洪水的考验,两座大坝仍稳固地屹立在洛清江上,岿然不动!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