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内容导航:
我出生在鹿寨镇米行街(即现在的码头巷)。鹿寨镇解放那年,我11岁。鹿寨镇近70年来的历史,我是略知一二的。
就拿老城区来说吧!鹿寨镇最南面的那条街由三条街连接起来,即交通街、南市街、西闸街。它们从东向西延伸,东接老鼠塘,即现在的大桥路,西到西闸(黎老五理发店下去约20米)。当年西闸上有楼,楼上住着一个六七十岁烧鸦片烟的孤寡爹佬。
我曾用脚步测量,从大桥路到西闸约987米(详见我用脚步测量绘制的《解放初期鹿寨镇老城区平面图》)。
鹿寨镇最北面的那条街紧靠洛清江,也是由三条街连接而成,即桥头街、河边巷、打渔街。这三条街从东向西延伸,东接大桥路,西到思义村,全长约1086米。当年鹿寨镇的宽度有两个数据:(1)从县小码头到西闸街是358米,再加上从西闸街到鹿州宾馆(即过去的老当铺)南墙的距离,大约是456米;(2)从大桥头南端到农业银行,约410米。另外,加上思义村当年有二三十户菜农,甘洲村有30多农民,火车站有10多户人家,满打满算,鹿寨镇老城区最多是半平方公里。老城区绝大多数是低矮的砖瓦平房,只有十字街有几栋两三层的砖瓦楼房。(1980年代,卡拉OK盛兴,十字街歌舞厅密布,人们戏称其为“OK街”。)
当年,从鹿寨镇的东面走过老鼠塘,南面走出南闸、小南闸,西面走出西闸,就是野草丛生的荒野了。如今的司法局以及广场西面文化馆所在地的地面,杂草丛生,乱坟座座,是解放初期枪毙土匪、恶霸、杀人犯的“法场”。
解放初期鹿寨镇老城区平面图(廖学敏脚步测量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