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鹿寨文史

鹿寨县三中土改宣传队纪实

  • 2014-09-12    韦在绪

内容导航:

大约是195111月,土改前夕,鹿寨县三中(今中渡镇英山中学)从4个班抽调学生30多人,组成了一支土改文艺宣传队。县党政领导很重视,专门配备了3支七九步枪,由年纪较大的同学保管使用。这支宣传队伍,开始运用腰鼓、渔鼓、小歌剧、小话剧、快板、演讲等文艺形式,每逢中渡圩日,在街头街尾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土改的伟大意义、方针政策,激发农民的阶级感情,唤起农民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后来,由周奇老师带队,队员们自带伙食,肩背行李,扛着“鹿寨县三中土改宣传队”的大红旗,浩浩荡荡地奔赴农村,深入边远山区,开展宣传活动。

一天晚上,宣传队在平山大阳演出结束后,队员们刚卸完妆,突然有人高喊:“土匪来了!土匪来了!”大家赶紧撤离大阳。这天夜里,月不明,星光暗,路看不清。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田基路时,不少同学跌倒了,爬起来就跑,再跌倒,再爬起来又跑。就这样,连滚带爬地来到了一个村子。进村后,才知道这是九简村。这个村子驻扎有剿匪和土改工作队,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队员们被分散到各家各户,烤火坐到天亮。第二天,吃过午饭,大家又背起行李,徒步到了中渡马安。晚上在高椅小学演出,常安村农会派民兵持枪维护秩序和保卫同学们的安全。离开高椅村后,来到了背塘村,住宿、演出都在覃家祠堂楼上。睡觉时,便把梯子抽到楼上,以防土匪夜袭。从贝塘出来,行程数里,便是崇山峻岭的马形坳。队员们不顾疲劳,翻山越岭,一鼓作气,冲上坳顶。在坳顶歇了一会,继续前进,沿着小溪而上,来到了寨上村……

这支土改宣传队,深受农民的欢迎和爱戴。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热情地送来铺床垫睡的禾草,送来柴米油盐。同学们为了演好节目,不辞辛苦,丢下饭碗就忙于背台词、练动作,学唱腔,尽力塑好人物的形象。在演出《白毛女》时,台下许多农民被激发了阶级感情,流着眼泪,振臂高呼:“打倒地主阶级!”“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演出《兄妹开荒》、《小放牛》等节目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土改宣传队,历时半月,共演出18场,观众达2万余人次,为搞好土地改革作出了贡献。

 

一九五二年参加土改的鹿寨县三中师生留影

排名从左至右

第一排何思贤 潘华杰 秦国志 黄荣华 郭荣成 韦在绪 潘光莹 李萍

第二排韦光灯 韦祖汉 罗守忠 韦在寿 覃廷纯 张忠麟 黄瑞(老师) 韦钟灵(老师) 何莲珍 宋顺英 张凤珍

第三排陈昌庆 刘名贵 潘华全 李□□ 廖定和 黄展才 罗成忠 宁春绪 张菊珍 戴月英 

(信息来源:鹿寨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上一篇: 当年鹿寨中学的劳动课 || 下一篇:见证雒容干校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