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下旬,雒容县解放后,新成立的雒容县委会为了尽快地培训一批地方干部,立即成立了雒容县行政干部学校,并布告招收学员。当时投考雒容干校的青年人很多,很踊跃。至12月底,干校已招收学员48人,其中大多数是在读的高、初中学生。

雒容干校,用县城的孔庙做校舍,有工作人员6人。县委组织部部长张金城任校长。县委宣传部干事万家义(南下工作团团员,湖北汉阳人。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江口乡剿匪战斗中牺牲。革命烈士)主管教务。另4名由柳州在湖南招收的柳干一期学员任助教。
雒容干校是属于那种临时办班、短期培训性质的学校。在培训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早点晚呼。膳食由校方供给,不发津贴,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由学员自理。全校学员合则为一个大班,分则为“一组、三分队”(即一个女生小组,三个男生分队)。每天大班上一两节大课,由张金城、万家义主讲。大班也有音乐课,由助教唐永荪教唱革命歌曲。大班下面,7名女生编为一个小组,由组长领导;三个男生分队,每队约十三四人,各设分队长、副分队长一名。分队长由干校助教充任,副分队长在学员中选任。至今记得,三名分队长分别是:一队蒋万新,二队黄人才,三队肖汉;副分队长是:一队杨骥(雒中学生),二队沈光明(龙中学生),三队宋世鳌(外省社青)。
雒容干校的主教材是毛泽东的著作“三论一考察”,即《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等等。课外读物主要是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陈伯达著的《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教唱的革命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还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谁养活谁》等等。
雒容干校的学员,每日晨起,都要按照先女生小组,后男生一、二、三分队的序列集队“点呼”,而后由万家义率领,跑步到洛清江边漱洗。之后,再集队绕雒容县城的大街小巷漫跑一圈,边跑边唱革命歌曲。学员的这种必修“晨课”,时尚新颖,生动活泼,因此队伍所至,街民无不倚门观看。
雒容干校的“日课”和“晚课”,也是挺有新意的。“日课”主要是听主讲人宣讲共产党的革命宗旨,及其战斗历程——“万里长征”、“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长江”。听了之后,由学员谈体会、写心得、出墙报;“晚课”多是小组讨论、漫谈,或开娱乐晚会。记得在一次晚会上,万家义教大家玩“击鼓传花”和传递“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卟嗵一声跳下水”的绕口令。受罚者,无论是谁,都得唱一支歌,或讲一个笑话,或表演一个节目,或学猫叫、狗叫。这种游戏,虽然简单,档次不高,但有雅有俗,雅俗共赏,常惹得人捧腹大笑。因此,大家玩得挺起劲、挺开心的。
由1949年12月下旬到1950年2月初,我们在雒容干校只学习了两个多月,就被告知结业了。雒容干校也在此时宣告结束,不再办班。我们结业后,即由县委组织部分配了工作。女学员全部分到县直机关、企业;男学员大多分到县委工作队,分赴各乡,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征收1949年度公粮。从此,这群年青人开始“演义”各自人生的新历程。(信息来源:鹿寨文史资料第十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