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柳南文史

柳州“陶都”缸瓦屯

  • 2013-01-09  柳州日报社,柳南区政协文史文教卫体委  姜 立 张远高

内容导航:

   在柳南区太阳村镇和平村南面1.5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小村落名叫缸瓦屯。缸瓦屯顾名思义,因生产缸瓦等陶瓷工艺品而得名,原称缸瓦社。

   缸瓦屯人口最多时有42户,300多人。整个缸瓦屯占地约400亩,主要以手工生产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缸缸坛坛,兼顾种养殖农业生产。他们的祖辈大多数从广东清远或广西来宾等地迁居到此,因该地方土质适宜烧制陶瓷而建寨扎营。究竟是什么年代迁到这里,已没人记得清楚,但从至今保留完整的几间百年老屋看,缸瓦屯的历史至少也有一两百年。

   缸瓦屯曾在1955年随公私合营大潮被市政府组织成立缸瓦生产合作供销社,隶属于市手工联社管理。当时有简易制陶厂房六栋,龙窑12条,社员100多人;1958年缸瓦屯又划归西鹅公社管理,郊区政府和西鹅公社将他们个人土地作划分调整,由农转非;1975年缸瓦屯又划归市二轻局管理,更名为陶瓷厂;1977年陶瓷厂撤销兼并到市电化厂,直到2000年市电化厂倒闭。原陶瓷厂的职工也就下岗返回到缸瓦屯重操旧业,缸瓦屯也就从此回归成了城市边缘的原始部落。不属于哪一个相应的政府部门来管理,更不属于哪一个行政乡(镇)村的管理,完全是一个自由的原始部落。只是他们从来没有选举社长或头人而已。缸瓦屯的祖辈都是与陶泥打交道,所以,缸瓦屯的孩子们一出生就与陶泥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活用品少不了坛坛罐罐,房屋四周更是围满缸缸坛坛,连玩具都是陶泥或用陶泥做成的各种小玩意儿。多年来,尽管他们身份和管理部门几经转换,但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一点都没变,一直还是以手工生产缸缸坛坛兼顾农业生产为生。尽管他们居住地与柳太路仅有1.5公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出一趟街,少与外界人交流,有的一辈子也就与父辈沿袭下来的几个商家做买卖,而且都是人家上门来拉货,基本足不出屯的人为多,像82岁的张瑞珠、80岁的钟富繁、68岁的莫壬生等老人都在缸瓦屯出生,他们都是从五、六岁开始就一边玩陶泥一边帮父辈当下手,十来岁时就跟长辈拜师学艺。二十多岁就成了熟练的制陶艺人,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没有间断过。

   缸瓦屯制作生产的种类繁多,大到能装500斤的酒海(酒缸),小到小碗、酒杯、茶具、瓦盆,酸坛、金坛等产品市场销量最好,因此,这类产品他们生产得最多。从陶胚制作成形到过釉,全靠一双手拿捏把握,手工艺要求特别准确精细,如果某个环节稍有不慎,辛辛苦苦忙了半天的产品将可能变成废品。制陶最后的一道程序是烧制。烧制陶瓷品在缸窑里进行。缸窑是顺着山坡由低向上建,外形像卧龙,所以,缸窑俗称龙窑。龙窑头朝下,尾朝上,一般长度在20米以上,头尾高差3米左右,整个龙窑是头小尾大,头部内直径约1米,尾部直径约2米。装窑时,小缸小坛装在窑头,大缸大坛装放窑尾,火口对称留在窑身的左右两侧,距离也是头窄尾宽,头部约每隔1.3米留一火口,到了尾部火口距离就逐渐变成2米。封窑点火,从窑头的火口一路向窑尾方向逐个火口的烧,烧完左右一对火眼并结眼后接着烧第二对火眼,以此类推。烧窑的燃料主要是松枝,火温靠肉眼(经验)来判断,控制在1300度左右,温度低了缸釉烧不出光亮,温度高了缸体镖砂甚至会起泡。通常情况下,每隔三至四个月才烧一次窑,点火烧窑要连续36个小时,熄火冷却要72至96小时才能开窑,一窑可烧制各种缸坛200多个,一窑可卖得8000多元。缸瓦屯的陶民自豪地说他们生产的陶制品可以与瓷都景德镇的陶器媲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陶制缸坛产品有些已被塑料制品代替,缸缸坛坛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减少,缸瓦屯的人们面临新的选择和挑战,除了一些年轻力壮的劳力到外面打工外,该屯还有28户,100多人仍在此生产生活,他们仍旧固守着这片净土,依然保持着淡泊恬静的生活节奏,心态清悠闲适,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令人感动。目前,缸瓦屯的土地已被柳州市河西工业园区征用,曾一度被称作柳州“陶都”的缸瓦屯将在人们的视线中淡化、消失。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