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面铺开精准扶贫工作。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观念要先行。
近年来,扶贫攻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从扶贫的效果来看,扶贫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脱不了贫,致不了富。存在这些问题,除了个别部门重视不够 、措施不力等主观原因以及贫困面广 、资金缺口大客观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扶贫对象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扶贫工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难以取得良好实效。
如在一些贫困村屯 、贫困对象中,“等 、靠 、要”思想仍然比较严重,把脱贫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政府的帮助上,形成一种被动消极等待帮扶的惯性,自身脱贫的积极性 、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有些扶贫对象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加之文化程度低,不愿接受新事物,不掌握新技能,缺乏脱贫能力。在一些农村我们发现,不少贫困村民仍然坐守一亩三分地思想,宁可穷休闲等靠要,也不去想办法下功夫努力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这种旧观念旧思想严重阻碍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导致我们的农民增收计划推进缓慢。
精准扶贫,要从转变思想观念上着手。物质扶贫扶一时,思想扶贫扶一世。各级各部门要把转变观念 、科学引导 、思想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彻底消除一些村民“等待 、懒惰 、保守 、落后”的思想观念,组织一批思想活跃 、敢想敢干的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到其他扶贫成功的贫困地区开开眼界,学习脱贫地区不坐等靠要致富的经验,促使村民思想上得到启发和震动,引导他们积极找门路 、寻信息 、跑资金,营造一个奋发向上 、勤劳致富的新局面。要教育贫困户发挥自身潜力,靠天靠地更要靠自己努力才是走向富裕 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要通过帮助和鼓励村民学习一门技能 、适时参加一些培训等方式方法,努力帮助他们找出脱贫路子。
要积极引导 、科学指导,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要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增强贫困地区自身“造血”功能,是实现扶贫工作目标的基本保证。
精准扶贫,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扶贫工作要由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转变。
要适应这个转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转变扶贫方式,不断探索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新办法,更好地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 、新问题。过去救济式的扶贫只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贫困户的生活状态,但这种改善不是长久之计。
思想大解放是振奋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精神 、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的“金钥匙”。我们要在贫困村屯掀起一次解放思想的浪潮,要从根本上根除贫困的症结,力争做到思想引领,措施精准,避免扶贫工作成为一项“单相思”的工程。
(稿件源自柳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