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焜是旧桂系骨干,是陆荣廷的得力助手。历任广西军司司长兼第一师师长,两广(广东、广西)督军、广西省长、广西护军使等职。
陈炳焜,小名老燕,字舜琴。1868年生于马平县阳和村一个破落仕宦家庭,祖辈为书香世家,曾祖父曾在广东任小宦,祖父为清代举人,到他父亲陈养和时家境已经败落。举家迁至柳州城清水沟(今青云菜市附近)居住,因火灾房毁,搬至东门磨盘街居住。其为独子,靠父亲摆卖小杂货及母亲做针线细活维持生计。父亡后母无力维持生活,清同治末年,随母从柳州乞讨到马平一都拉堡圩,母子衣服烂褛,晚上睡在屋檐下或猪肉台桌上。樟木村富户刘光志见陈炳焜仪表非凡,天性灵敏,动了恻隐之心,把其母子俩带回樟木村,安排其母做饭、洗衣、扫地等家务,陈炳焜则为刘光志之孙刘坤甫、刘荣甫提藤夹,陪他们上书馆读书,当他们的书童。当时樟木村师塾是本村举人董仁斋,他执教严格,教学认真,每逢初一、十五要学生背书、认字、解释词语、默写课文,完成不好的用戒尺打手心或罚跪。陈炳焜虽没有缴费注册,只是旁听旁读,可是他主动请求先生测试他,他的成绩比任何学生成绩都优秀,先生见他天资聪颖,免费收他为正式学生。
樟木村当时开设武术馆,请外地师傅传授武艺,附近村庄青少年晚上都聚集在馆内习武。陈炳焜对武术十分感兴趣,常常到武术馆观看,师傅所传授的拳、剑、棒他均记在脑里,学到手中,他虽不是武馆学徒,可他敢与正式学徒比武。刘光志看出陈炳焜是文武全才的苗子,对他颇器重,待若亲孙。村里大人小孩对他也有好感,因而,陈炳焜自持放纵。
陈炳焜不仅聪明,而且勇敢,在同龄朋友中他成为自然领袖,他到哪里后面总追随一帮小朋友。他带领他们到地里烧红薯窑、去田基边挖鼠洞、爬墙缝掏麻雀、在水中捉迷藏,一年四季,玩得水生火起。一次几个小孩玩疯了,用莲藕、芋蒙叶包有人屎、牛粪当泥巴互相对扔,不料有的扔上一家董姓人家的厨房上,为此惹了祸。董氏有钱有势,村里人称之为“挑玻璃担子”碰不得,谁人都不敢惹。遇到此事,他暴跳如雷,他说人屎扔到屋上不仅臭,而且带有晦气。还说祸根是陈炳焜,一定要找他算帐。刘光志知道后,主动向董氏陪礼道歉,不得不忍痛割爱,把陈炳焜赶出樟木村。董氏得了面子,事态也就平息了。然而,陈炳焜挥泪离开樟木村后,生活无着落,流落到马平三都,帮人放牛、放鸭等……
到了1888年,陈炳焜已是弱冠之年,其自忖家贫,且离开了刘家无力靠读书以达仕途,闻边关谋事容易,遂只身前往龙州。先得同乡引荐,在提督衙门苏元春手下当卫士,5年后,擢升为镇南营哨长。又因其作战英勇,带兵有方而被破格提升为镇南营管带。时值绿林头目陆荣廷在龙州受清廷招安初出,两人意气相投,互相契好。陈炳焜与陆荣廷、林绍斐等结拜为兄弟,以期日后互为援手。
1903年,陆荣廷因连年剿抚游勇有功,调升右江镇总兵。其时,陈炳焜所在部队统领作战身亡,统归陆荣廷率领,合编为10个营,陆荣廷兼任统领,而委陈炳焜为帮统。在诸将佐中,唯陈炳焜足智多谋,精明善交,深得陆荣廷器重,为日后旧桂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后,陈炳焜不断有施展才智的机遇,加上其努力拼搏,获得了后来的各种官职。
1903年,陈炳焜升任右江镇总兵时,曾衣锦还乡(阳和为陈炳焜第一故乡,樟木为第二故乡)回到樟木村旧地重游,找其老母。陈母向氏自陈炳焜出走樟木村后,仍在刘家做原来的工作,刘氏虽对她一如既往,可十年后却病逝于樟木村,刘氏将其葬于建都村北面一小岭边(今建都农贸开发市场),陈炳焜到其母坟前凭吊时,悲悼之余,对其母生前得到刘氏的关照感激不尽。
民国16年(1927年)陈炳焜于柳州病逝。
资料来源:樟木村刘光志后代,黄埔军校15期步科学员、89岁老人刘洁成提供资料;据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柳州历史文化大观》“旧桂系头目陈炳焜”载。
上一篇: 角音吹月天含怒,剑气冲云鬼带愁 || 下一篇:摩崖《鹅山观瀑》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