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政协柳江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大会发言4

  • 2010-01-29  柳江政协  

内容导航:

 

关于建设好三都镇特色高效农业对接市场示范镇

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议

 柳江县政协三都镇联络组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近年来,三都镇按照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生姜及葱花、蒜苗、芫荽等香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销路好,农民增收明显。作为柳江县高效农业经济圈上的一个节点,三都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既是落实按照“一园二廊三带四区”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的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具体实践。为此,按照县委指示精神和三都镇实际,我们建议:把三都镇打造成为特色高效农业对接市场示范镇和农产品集散中心。

 

一、三都镇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效益

 

三都镇交通便利,亚热带气候特征明显,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农民市场意识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具有良好的条件。2009年,全镇种植生姜8200多亩,香菜25900亩(含复种),全年一万两千吨的生姜和八千吨的香菜源源不断地从三都化源集散中心销往全国各地。由于产品质量上乘,普遍获得市场的高度赞赏和消费者的好评。据调查,去年生姜平均每亩产值6千元左右,走访10亩大户,纯收入高达5万元。种植各类香菜平均每亩产值1万元左右,种植5亩以上的大户纯收入达4万多元。生姜和香菜已成三都镇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两大支柱。

 

二、建设“特色高效农业对接市场示范镇”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品交易场地落实规划不到位,面积太小,过于简陋。生姜交易场所设在新圩约200平方米的圩棚内,每年生姜交易时间,三都、里高、百朋等乡镇的种姜农户如潮水般涌进三都市场,秩序混乱,交通受阻,环境脏乱差。香菜交易点设在里贡村委的大棚,占地不到一亩,交易的车辆、农户拥挤在322国道旁,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是供水不正常影响种植效益。特别是香菜一般是四季轮翻种植、种后每隔57天喷淋一次,每逢冬季,水原缺乏,用水困难,往往下游区因缺水而造成低产。

三是流通体系不健全,经纪人素质不高。由于交易点缺乏信息系统设施,销售信息跟不上,难以引进加工企业,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模式。加上经纪人各自为阵,货多压价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的利益遭受损失。

 

三、建设好“三都镇特色高效农业对接市场示范镇”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几点建设

 

1.想方设法加快推进三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促进与市、县市场开发公司的对接与合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口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强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场地的道路、水源、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尽快改变现有市场“脏、乱、差”的旧面貌。

2.引进龙头企业和大公司,促进生姜、香菜特色高效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议政府出面,引时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落实生产、加工一条龙,彻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促进生姜基地标准化生产。同时多渠道引进公司,共同把三都特色高效产业做好做强做大,由公司带动农户高标准、严要求种植香菜,全面促进香菜基地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大公司的能量,不断完善基地建设、交易市场建设、流通领域的信息服务,为打造“绿色三都,品牌三都”作出贡献。

3.统一安排,科学用水。冬季是缺水的季节,为了科学用水,不浪费水源,建议水库灌区要与水利部门协商,制定放水时间,通知农民按时用水、节约用水,确保基地有水可灌溉。

4.注重农民种植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讲解优势特色产业生产知识和经营要点,帮助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难题。

此外,要做好冰块生产,因为香菜必须用冰块冷冻,才能长途远运保鲜无变质。目前冰块供应紧张,建议在我县建立占地10亩左右的制冰厂,解决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问题。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