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动态信息

大会发言:关于推进重点小城镇穿山镇建设的建议

  • 2009-02-23    县政协

内容导航:

关于推进重点小城镇穿山镇建设的建议

穿山镇政协联络组

 

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的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是自治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穿山镇作为全国重点镇和自治区的小康示范镇,应该成为我县率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乡镇之一,才能在全区起到小康示范镇的作用。

“十五”以来,穿山镇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于200112月建立了穿山工业园区,作为穿山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进园企业有古岭酒厂等6家企业。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9.9亿元(含新兴);旧城改造步伐快,镇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施了供水、供电及道路、绿化美化等项目,完善了全镇的城市功能;城镇的管理工作也得到加强,成立有城建监察中队和环卫站等机构,机构健全、人员到位,镇容镇貌得到改变。但穿山镇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推进重点小城镇穿山镇建设还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园建设进展缓慢。穿山工业园已建立多年,但至今入园企业仍然很少。目前只有古岭酒厂、绰丰公司等6家企业入园。工业园建设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除了目前修建了华侨路和珈程路外,工业园的路网还未建成。二是企业用地储备较少,在已征到的1050亩土地中,企业用地仅有410亩,目前已用完,一些有意到穿山工业园投资的企业因无地而无法进驻。三是一些已入园的企业迟迟不建厂投产,造成土地闲置,又难以有效发挥工业园的集聚效应。

(二)产业构成仍然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低。穿山镇的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目前主要产业还是农业,以蔗糖生产为支柱产业,工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工业目前虽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未能形成穿山镇的支柱产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餐饮业和小商品零售方面,其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镇区规划编制工作滞后。虽然于2001年编制了穿山镇区的总体规划,但详细规划覆盖率低。目前只有新中心区和部分工业园用地有详细规划。由于资金不足,旧城区至今没有编制详细的规划,以致镇区的街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

(四)镇区规模较小,市政设施仍未完善。目前穿山镇建成区为87公顷,居住人口不足5000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较小,同时镇区的基础实施还比较薄弱。目前全镇尚未设有统一的垃圾场,无法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乱倒乱放的现象严重。街道公厕少,商业市场建设简陋,没有统一的停车场。

穿山镇率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区位优势、交通突出、用地条件良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自治区加快推进“两化”进程的决策,即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将有力地推动穿山镇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

二、推进重点小城镇穿山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的穿山镇的定位是:柳州南部的中心城镇,是柳州都市圈的重要工业城镇。穿山镇还是连接来宾市至柳州市的桂中工业走廊的必经之地。穿山镇今后作为柳州市城南经济带的一个工业重镇,在柳江县县域经济中必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就应该把穿山镇率先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穿山镇推进“两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新中心区为中心,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逐步建立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建立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以进一步拓宽穿山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穿山的综合经济实力。为使穿山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镇和全区小康示范镇,我们建议:

(一)突出发展穿山工业园。工业园区是促进工业积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要做强做大工业园,一是要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进行招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起点建设生态工业园。根据穿山工业园的定位进行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群内部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创新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要通过市场运作,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突出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在引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园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引进的成功率。

(二)加快穿山新中心区建设步伐。穿山新中心区是20056月经自治区建设厅、区发改委、区经委等单位的专家到穿山实地考察并召开专家论证会后确立的。穿山镇新中心区的定位确立为:集居民、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城镇新中心区,新中心区是穿山镇镇区规模扩大和招商引资的主要承接地。通过产业集聚和功能辐射,带动穿山镇区向西发展、把新中心区打造成为穿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旧城区一主一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穿山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根据新中心区的详细规划,穿山新中心区的结构特点为“一轴、两片、五区”。“一轴”即东西向的雄良大道,其贯穿了整个规划范围。通过道路绿化和道路景观设计,形成联系整个新中心区的一条交通景观轴线。“两片”是指由新居住区和高新工业园用地构成的西片以及围绕雄良河两岸布置的行政办公中心等综合性用地构成的东片。新居住区主要是为了配套工业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体现就近安置的原则,避免形成钟摆交通。居住区主要以围合的传统式院落形式表达设计理念,形成序列式共享性空间。五个功能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穿山镇新中心区的功能分布格局。“五区”是指东向西沿雄良大道分布的五个功能区:第一、209国道旁的商贸区;第二、雄良河两岸的滨水绿化区;第三、穿山镇新行政办公区;第四、工业区;第五、新居住区。五个功能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穿山镇新中心区的功能分布格局。

(三)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由于穿山镇旧城区规模小,公共设施不足,城镇功能较弱,和广西小康示范镇很不相称,影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推进穿山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应进行旧城改造,提升镇区形象,增强中心镇集聚辐射功能。一是要完善街道的排污、排水系统和亮化、绿化工程,建立垃圾中转站,增加公厕数目,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二是要有计划地对南北街、新街和开发区的“竹筒房”进行立面改造,把沿街结构单一、没有特色的“竹筒房”改造成具有现代风格、独具特色的统一立面,从根本上改变穿山镇区的镇容镇貌。三是要通过市场运作,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开发区市场进行综合开发,把开发区建成规模宏大、集商贸、餐饮、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同时把南北街、老街市场迁至开发区商业中心,以便管理。在南北街市场、老街市场撤消后,在所在地修建穿山中心广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在老街市场所在地则建立居民小区。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穿山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居住环境和市场发展环境,将有利于推动穿山镇向工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小城镇发展。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