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柳城县政协

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发言材料十二

  • 2015-02-09    县政协办

内容导航:

关于加快我县华侨农场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我县有两个华侨农场,即广西国营柳城华侨农场和广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以下称为柳华农场和伏华农场)。这两个农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一直处于“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尴尬状态社会负担较重、产业发展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低,处于负债经营的状况。

一、农场基本情况

柳华农场和伏华农场人口总数为8657人(柳华农场6212人,伏华农场2445人),其中归侨侨眷5737人(柳华农场4047人,伏华农场1690人),在职职工1089人(柳华农场692人,伏华农场397人),退休职工1773人(柳华农场1213人,伏华农场560人)。占地面积117799亩(柳华农场53464亩,伏华农场64335亩),其中已发证土地面积83699亩(柳华农场38450亩,伏华农场45249亩),未发证土地面积34100亩(柳华农场15014亩,伏华农场19086亩)。主要经济作物均为茶叶、水果和甘蔗,其中茶叶种植面积6160亩(柳华农场3460亩,伏华农场2700亩),水果种植面积17000亩(柳华农场12000亩,伏华农场5000亩),甘蔗种植面积7550亩(柳华农场4100亩,伏华农场3150亩)。

2014年,柳华农场完成社会总产值15230.8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5784元;伏华农场年生产总值为 313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为8900元。

二、农场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所需人员编制未能完全解决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两个农场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的批复(桂政函[2013]211号),柳城华侨管理区核定事业编制43名,伏虎华侨管理区核定事业编制37名,共需事业编制80名。而我县两个华侨经济管理区现有事业编制23名(其中柳华12名、伏华11名),需要新增事业编制57名。根据我县编办与区、市编办对接的情况反馈,批复所核定的80名编制要在我县原有编制中解决,但目前我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已满,无法解决农场体制改革要新增的57名编制。

(二)缺少编制产业规划经费,产业发展规划质量不高

农场的规划编制工作整体滞后,目前两个农场规划编制情况如下:

1.管理区总体发展规划方面:《柳城华侨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于200712月通过评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伏虎华侨农场因为缺乏经费,至今尚未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

2.农场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伏华、柳华两个农场的产业发展规划均已召开评审会并完成定稿,但由于经费不足,从目前完成的情况看,产业发展规划的质量不是很高。

(三)社会保险费欠缴数额较大

由于农场现有农业产出效益较低,农场为职工缴交社会保险费的压力很大,拖欠社会保险费情况严重。上级政府专门下拨了3294万元社会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给两个华侨农场,但也只能解决部分历史欠费问题。截至20141231日,两个农场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2933.9万元(其中柳华农场1900万元,伏华农场1033.9万元)。

(四)农场发展缺少土地指标的支持

两个农场国有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土地指标,农场产业发展的进程受到严重影响。按照柳城县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县城镇建设新增用地指标只有200公顷(3000亩)左右。但根据《柳城华侨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仅柳城华侨农场的总体规划用地面积就有2000公顷(30000亩),前期(2014-2020年)先行规划的就有200公顷(3000亩)。土地指标的缺乏将成为制约农场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农场产业发展需要的土地指标只有等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机会,向上积极争取解决。

(五)交通落后制约农场的产业发展

两个华侨农场共有10多万亩国有土地,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具备极大发展潜力,但受交通条件的限制,目前这些宝贵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农场在交通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

外部道路:柳华农场的外部通道主要是雒容至东泉全长28公里的一级公路,其中在柳城县境内的有23公里,由柳城县自筹资金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但在建设资金上存在不小的困难(柳城段的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伏华农场的外部通道主要是县城至伏虎华侨农场的三级公路,按照自治区批复的方案,该路要扩建为二级公路。目前该路段已列入国、省道改造规划,但实施时间尚未确定,估计至少要到“十三五”期间才有可能完成提级改造。

内部道路:由于农场内部道路没有纳入“十二五”地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管理,自治区对农场道路的补助标准要比地方道路的低很多,只有争取把农场内部道路纳入“十三五”地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才能减轻县政府的负担。此外,市政府对地方道路以奖代补政策没有涉及农场道路,这也给农场内部道路建设带来困难。

三、加快农场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一)体制改革方面

建议县政府尽快落实两个华侨农场事业编制57名。

() 产业发展方面

建议县政府争取上级支持,将我县两个华侨农场纳入柳州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加大对华侨农场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力度:一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建议加大对柳华农场工业发展的支持,在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入驻等方面予以倾斜;将伏华农场规划建设成以高效农业示范、茶文化、侨风情为特色的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园;二是建议为盘活我县华侨农场土地资源提供融资帮助,以加快推进我县华侨农场的产业发展;三是帮助解决编制华侨农场发展规划所需的经费;四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帮助解决农场发展所需用地指标问题。

(三)基础建设方面

建议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及时解决柳州市雒容至东泉一级公路工程在建设资金上遇到的困难,推动工程尽快实施;将华侨农场内部道路建设纳入到“十三五”地方道路建设范畴和石漠化地区道路建设范畴。

加大对华侨农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道路、供水、供电、危旧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以改善华侨农场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农场发展。

(四)社会保险费欠费补缴方面

建议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加大对两个华侨农场社会保险补助资金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华侨农场解决欠缴社会保险费问题,以保障职工正常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