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于首都北京落幕的第五届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年会上,来自国家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中心等单位以及国内顶级信息开发应用公司的专家与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分享了国家行政机关、市县区有关单位的典型案例。笔者有幸受邀参加了会议,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教训,以及在会议中得到的启发,我们政协经济组经过多方调研和讨论,特向城中区下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国内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大国。以今年双十一节为例,单日成交额已达到912亿元!从早期的餐饮、旅游、家居、建材等方面,已基本实现围绕公民的衣食住行购全面覆盖,新型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网商的高速扩展、网络创业群情踊跃。网民使用网络工具,在满足自身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存在着对政府提供多种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化服务、在线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方面的需求,我们认为,城中区在上述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从宏观方面看,城中区需要:
一、适应新发展环境,积极应对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城中区在今年8月份,已经启动位于阳光壹佰25#的电商园区项目,据我们前期调查显示,市场方面对此项工作还是非常欢迎的,我区不仅提出三年的租赁减免优惠政策,更是提出将工商、税务以及政府相关业务单位定期蹲点办公的办法,此办法能够较快地解决创业初期各中小企业急需的办证事宜,对塑造政府亲和力、接地气方面是很好的尝试。但是,我们应该不仅仅只做到现场办公,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还可以尝试远程办公、网上办事,自行打印证照等手续。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在扭转自身原来的消费、生活习惯,政府应该也可以尝试大胆突破,实现无纸化的网上办证(电子证照)服务。(可依据《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文,已明确要求“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
二、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创新
政府部门面对新型的办事方式方法,也许会第一反应是,不行,上面还没有文件,制度不允许,领导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等等说辞。我们不缺少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在与东部和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政府官员与企业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好的办事方式方法,往往是由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其灵活性、方便性让我们考察人员羡慕不已,特别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西部地区要迎头赶上,再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服务模式,发展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完全照用先进地市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也许比较跃进,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先从简单的证照办理、电子备案、项目立项等行政许可做起。目前,浙江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浙江省网上政务大厅”,是全国率先实现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等多功能的服务平台。
三、人才队伍、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智库的引进
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智慧政府工作,需要一批有专业技能、熟悉政策、会办事、能办成事的人才队伍,柳州市作为三级城市,县区级政府更难留住高端人才,一些信息化建设项目往往由商业公司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存在信息不对称、最大利益化等问题,我们可以:1、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作为政府信息化建设顾问;2、有针对性的邀请行业标杆企业为我区进行政府专项品牌塑造(品质城中),出考察报告;3、每年针对我区经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定期的举行咨询、讲座服务,应该对提高我区相关工作有较好的促进、提升作用。
四、制定对未来新型经济的规划
目前政府制定的规划,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对新型商业模式、如何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发展研究不深、不透。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利用行业大数据来实现精细化分工,每个单位(公司)依据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优势,获取价值链上少数环节的利润,在市场活跃度、市民参与度高的地区,很难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因此,商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商户的淘汰频率加快,待业、就业人员的身份转换也会加快。政府应该预判并适当的参照一线城市的处置经验,引导我区的新型经济发展,这需要有经验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做专业的课题研究或规划支持。
具体操作层面:
一、相关单位的权责明确,术业有专攻;
举例来说,在媒体管理、运维及后续服务方面,可以部门职责划分,如宣传部门负责城区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信息编辑与发布,工信局负责根据用户单位的要求和使用反馈的情况,从项目的立项、开发和改进,后勤部门负责基础设施的稳定供应(如机房的电气性能、网络接入、巡更服务等)。通俗地说,让专业部门做专业事项,实现事半功倍。
二、信息化项目的集约化建设与管理
今后的电子政务发展,国家已工作部署建设政务外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内网,各张网络各有侧重点。自治区范围的政务外网,横向可连接自治区相关单位,纵向已实现县区级互联。我区目前的情况还存在各部门间各自为政,各自购买服务器实现与上级单位的互联,下一步建议城区的财政性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统一由一个部门备案,如此,既可以保证我区整体掌握信息建设情况,完善网络布局,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终实现信息、网络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政府、政务网站的梳理与改进
城中区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分布较散,目前既有宣传部掌握的城中新华网、品质城中微信公众平台,工信局运维的城中区门户网,还有区政管办负责的城中区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以及办事处、部门、学校等机关和事业单位各自运维的网站和公众平台(以及城中区内的内刊),难以形成合力。我区倾力打造的“品质城中”招牌还需要进一步擦亮。各网络媒体和宣传平台之间要形成协商机制,将好的为民服务信息,优质的公共服务活动,能够更有效的传播,同时对在线办理、在线服务等栏目,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技术手段(如二维码、条形码、公民企业基础数据库等方式),能够真正简化办事方式方法,切实方便企业与市民。
四、打造有影响力的信息化示范点
新办公楼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改善了原有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同时也为打造下一步的智慧政府提供了基础支持。城中区可以基于新办公楼宇,逐渐尝试引进一线城市的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每年引进几个智慧项目,将国内先进的办公、生活方式在区政府、辖区内新楼宇部署,让辖区内居民更快、更方便的享受到科技进步给大家带来的生活、办公品质的改善,实现有区域影响力,体现我区创业活力、居住适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品质城中。
以上资料,因时间、能力有效,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关概念解读:
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自建的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势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互联网+政务,是指运用动态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构建扁平化、集约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与运行模式,向社会提供新治理结构下的管理和服务。(城中区政协经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