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调查研究

城中区政协常委会关于河东生态休闲农庄建设前景及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 2013-11-15    

内容导航:

生态休闲农庄是以生态、绿色环保为目标,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集高效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集约化农业体系。生态休闲农庄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且,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休闲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新项目,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

一、国内生态休闲农庄的起因及范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虽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大气和水体严重污染、土壤退化、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正危及人们的生存,而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又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旅游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都市人的向往。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可行的时间。此外,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曾经的“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意识让都市人都怀有浓浓的乡恋,从而驱使大家寻找时机重新体验曾经的乡间生活。怡情山水、回归自然,在群山翠竹间感受山乡野趣已成当今时尚。于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休闲农庄首先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应运而生,迅速在全国各地漫延开来。

上海多利农庄、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成功,成为发展生态休闲农庄最好的范例:

上海多利农庄建2005年,面积1750亩,投资2.5亿元,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的有机生态农庄,其具备规范的有机蔬菜生产流程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土壤的改良培育、有机肥研制、有机植保、产品现代化包装、全程冷链配送等各个环节均有严格的管理和把控,运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云平台等技术建设“智慧农庄”,实现有机食品质量追溯和现代农业系统综合管理。多利农庄的销售采取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会员配送模式,在上海每天有上万户家庭会定时收到多利农庄配送上门的新鲜有机蔬菜。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使多利农庄成为中国“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是由大连市、金州区科技局共同投资兴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艺场的农业生产定位在蔬菜无土栽培、反季节果树研究、新品种果树示范、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上,占地面积1000亩,投资900万元。引进国内外优新品种、特种蔬菜50多种。蔬菜全部采用岩棉、沙培、营养机质及水培等无土方式进行栽培,由滴灌、立柱、浮板、水槽四部分组成立体式水培循环系统,以沼气液为母液配制成有机营养液进行蔬菜生产,在栽培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不使用化肥、有毒农药和激素,保持蔬菜的原汁原味及其天然成分,成熟后即可摘采食用,也可活体移植到宾馆、饭店、家庭等,随吃随采,即保质又保鲜,集观赏与食用于一体。高产、高效、节水,单位面积产量是普通栽培的8倍以上,产品以鲜、嫩、无公害、无污染、色泽光亮、质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是1983年由24户农民组成蔬菜种植联合体,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而成为今天的观光旅游、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实体,现今的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占地3600亩,依托北戴河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引进、种植特色蔬菜、瓜果入手,不断应用无土栽培、植物组培等高新技术成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让游客在了解高科技农业种植、欣赏南北名贵花卉、体验丰富多彩的瓜果采摘的同时,又能参与多种娱乐活动,充分展示了科技、农业和观光与娱乐的完美结合,从而每年吸引了上百万的游客来园观光游览。 

二、城中区河东片区发展生态休闲农庄的优劣

城中区河东片区原为柳州市郊区柳东镇,2003年划归城中区,其位于城市东部,南起柳州市西江路,东、北、西面为柳江环绕,形成面积75平方公里的相对孤立的半岛,但文昌、河东、壶东、鹧鸪江、三门江、静兰六座大桥与其相连,笔直宽阔的东环路,桂中大道、潭中大道、学院路等交通要道又贯穿河东,使其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由于城市东移,河东片区已形成人口密集的新城区和风景优美的乡村片区,西南片已成行政办公区域、学校区域、居民住宅区域,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行政单位均驻此地,广西科技大学、柳州高级中学、十二中学、景行小学等名校也座落于此,中高档住宅小区更是如雨后春笋拨地而起;乡村片区现有六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7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约15000人,属临江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少,坡地多;林地面积多,牧草地面积少;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多,粮食作物少。盛产蔬菜、花生、木薯、水果等,辣椒、大白菜、水晶木薯、龙眼、巴蕉、蜜柚是这的特产,牲畜家禽饲养量大。境内较知名的山有:马鹿山、独凳山、高帽岭、蜈蚣岭、朴船岭等,还有明朝刑部侍郎张翀墓等文化古迹。

纵观河东片区,极具生态休闲农庄的开发,这里濒临市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民风纯朴,山岭连绵,清澈蜿蜒曲折迂回的柳江环绕周边,众多的山塘水库河湾碧波清澈,绚丽多彩;这里有森林茂密的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有四季常青的3000亩巴蕉林,有整年不断的新鲜水果、蔬菜;这里有山皆青,有水皆碧,山因水而秀,水因山更青,青山碧水,浑然一体,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巍然天然氧吧,宽阔的环江观光公路已经开建,龙城十二谷(芭蕉谷、石榴谷、桃花谷、莲雾谷、油菜谷、龙眼谷、葵花谷、百花谷、荷花谷、柿子谷、柚子谷、杜鹃谷)正在规划,已有30多家农家乐在经营。但基础设施未完备,特别是土地流转整合难度大,部份村落饮用水还未解决,现有休闲农庄规模小、档次低。

据此,城中区河东片区大片的土地山林、大面积的植被覆盖、优美的自然生态、依山傍水相对独立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和人文景观,其生态休闲农庄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前景辉煌。

三、河东发展生态休闲农庄的思路

休闲生态农庄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河东生态休闲农庄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地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同时要充分展现广西民居特有的风情风貌。

1、生态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要尽量保留自然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地形地貌,尊重本地人文文化、乡村风俗,结合本地土特产的开发,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建设。

2、生态休闲农庄要全面贯彻生态思想,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食品,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3、生态休闲农庄的规划要挖掘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要与广博的乡村食文化相结合,与厚重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农庄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4、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生态休闲农庄必须根据本地的季节规律和农业资源推出特色主题旅游,这样才能避免旅游景点一年四季一个样,同时也保证了重游率。

5、生态休闲农庄必须考虑人们的广泛参与性,开发出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体验乡间乐趣,给游客创造值得回忆的体验。  

6、发展生态休闲农庄,首先要有高效、低成本、批量流转的土地,土地的市场化有偿流转是发展生态农庄的必要前提。因为生态农庄是建设在适度规模基础上的,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而没有土地,生态农庄也难为无米之炊,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土地是发展生态休闲农庄的基础。可通过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反租倒包、托管等各种形式的流转整合,形成连片的有一定规模的便于生态农庄开发的土地。

   7、经营模式决定生态休闲农庄的效益和成败,河东生态休闲农庄必须认真研究好经营模式。建议:

1)由市政府或城区政府成立一管理部门,负责河东片区的整体规划、架桥开路、整合土地、设置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和管理条例,招商引资,实行宏观管理经营,实现持续发展。如沿江公路、龙城十二谷、大型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的规划建设将由该部门完成和经营。

2)由各村委组建生态农庄合作社或引入专业公司,依据本村的生态资源和地形地貌,构建功能齐全的中型生态休闲农庄,聘请专家进行农庄的规划、设计、市场定位、方案论证、管理及营销人员培训,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本村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性。突出乡村的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本村文化内涵,突出体现地域特点,在建筑、饮食、生活、农耕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本村本土的风情、风貌、生活习俗等特色。同时,还要着重考虑突出绿色、环保,能源上尽量使用可持续能源如沼气、太阳能,既可以能源自给自足,也可以成为一个景观。特别要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3)由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一家或几家个体农户组建家庭农庄,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承包土地投入到休闲农庄的生产经营,种植、养殖、加工综合一体,科学种养,前店后场,自产自销,新鲜安全、低价、营养的农付产品,定受消费能力不高的都市群体欢迎。虽然此类家庭休闲农庄规模小,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实行种养加工和产供销、观光旅游一体化经营,并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以种植型、养殖型、种养结合型、观光型为主导,运用种、养结合,林、牧结合,种、养、沼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实现家庭农庄的可持续和升级发展。

相信河东生态休闲农庄按如此大、中、小型,高、中、初级配置,必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都市群体,经久不衰。

城中区河东生态休闲农庄建设,应立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运用本地的自然条件,走种、养、加、游结合之路。向集种养、生产、生态、旅游、娱乐、科研、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以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为核心,综合利用立体种植、生态套养、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生态栽培、无公害和新颖环保等农业高新技术,进而与休闲观光产业结合,组成新型有机农业复合体,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在山上种植林木、果树和翠竹,建各种不同风格的生态木屋,在田地里种植有机蔬菜、牧草及花卉苗木,利用各个山垅地、果树林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养殖野生动物是突出农庄餐饮野味特色的关键,利用畜禽粪尿下池制沼气,将发酵的农家肥施放到种植园或养鱼,然后将有机蔬菜、茶叶、果品和畜禽鱼直接提供给市场或到农庄来休闲渡假的客人,使“餐桌经济”充满生机活力,走良性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之路。在循环农业基础上,实行“农庄+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注册商标,建立网站,创品牌拓市场,建立起农庄、农户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同时,也能让游客纵身山林田野,兀自聆赏大自然的无穷,掬取一瓢自然涌泉,深吸一口清新空气,采摘一蓝鲜果蔬菜,好山好水涤净一身的俗虑,好菜好饭平增一世的乡情,度假居停,拥揽好心情。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