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关于对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 2011-10-24    城中区政协常委会

内容导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规模逐年扩大、增幅速度明显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增加,支援了城市建设,缓解了部分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经济效益低的行业劳动力匮乏的矛盾,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今年,中共柳州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努力学习苏州,全面发展柳州”的“二十八字方针”以及强力推进“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对我市“十二五”期规划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提出“着力打造超大城市,加快城市升级转型”的思路,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的外来务工人员将更大量地迅速地涌入柳州。政府如何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改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等条件,形成一个充满和谐、宽容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这个大家庭中,是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为此,城中区政协常委会开展了一次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和社区负责人座谈会、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共有15634人,大多来自于广西境内柳州市周边的

县(市、区),基本上是农村户口,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居多,主要从事建筑和服务行业。这次调查中我们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到的具体情况如下:①从事建筑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占大多数,虽然他们的收入相对其它职业的稍高一些,但他们劳动强度大,每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月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基本上受过职业培训,单位都给他们购买了工伤保险并签定有劳动合同,少部分还买有医疗保险,他们基本上居住在工地的工棚。②从事服务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月工资只在1000元左右,受过培训的很少,单位多数没有给他们购买保险和签定劳动合同,他们有住单位集体宿舍的、有租简易房的、有住亲友家的,只有少部分有自购房。③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没有被拖欠的情况。④河东片区的城乡结合部是我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他们的子女大多数在家乡就读,有的在民办学校就读,只有少部分在公办学校就读。⑤外来务工人员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较差,如果老板无故解除劳动合同,他们只想到找老板论理,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径解决。⑥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单调,基本上是看电视、聊天。

二、      外来务工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

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文化程度低,就业层次不高。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来自于广西境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文化层次。所以他们从事的大多是建筑业、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工种。

  2、收入水平低、文化生活平乏。由于文化程度和就业层次低,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低,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较低的物质生活需求,而精神生活相对就很平乏。

  3、居住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决定了他们买不了房子,建筑工人有工地的工棚住,有亲戚朋友的暂住在亲友家,少部分靠微薄的工资只能租住一些简陋便宜的出租房。

4、子女教育困难。由于收入低和居住困难,决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基本上不能随父母外出,而是在家乡就读。少数随父母外出的,因其流动性大,没有本地户口和房产以及付不起高额的学费,不能在所在学区的公办学校就读,只能选择教学条件差的民办学校,甚至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了子女的教育。除此之外,由于外来人口及子女不断增多,配套学校建设没有同步规划,现有学校办学容量已趋饱和,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需求。

5、外来人口看病难问题突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的管理体制是规划、编制、经费预算等按照户籍人口来编制,而工作任务和服务对象按照现居住地所有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来要求,所以工作人员编制、医务人员数量、医疗服务网点等都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6、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除国有企业的合同工购买有养老、医疗等保险以及建筑行业的因为行业的特殊要求购买了工伤保险以外,个体私营企业的务工人员基本上没有购买保险,甚至大部分没有签订合同。其中的原因,一是老板不愿签合同约束自己,导致有随意解雇务工人员现象发生,使务工者的生活很不安定,流动性大;二是务工者保险意识差,加上工资水平本来就低,宁愿让老板把买保险的费用加到工资收入中。

7、就业渠道窄,流动性大。调查问卷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是通过亲戚朋友老乡介绍找到这份工作的,极少通过中介组织找工作。他们绝大多数人一无文凭、二无所长、三无人际关系,工资给多给少全凭老板的意愿、解不解雇只凭老板一句话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工作不稳定,因自身素质导致可供选择的从业面很窄,生存空间狭小,生活没有保障。

8、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欠缺。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有被老板无故解雇的经历,还有的被老板收取保证金、押金或相关证件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无奈地接受现实,最多是找老板论理。有些是缺乏法律意识,还有人认为官司打不起,或者是认为身份卑微,即使打了官司也打不赢。

9、给社会治安造成的隐患逐年增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有着自发、无序的特点,加上经济收入低,生活缺乏保障,有的因工作没着落而陷入困境,甚至铤而走险。由此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造成冲击。据公安机关统计,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

外出务工的原因千差万别,但主要是来自经济方面,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来源。进城后虽然过着城市生活,但他们的生活习性,经济待遇,生活条件,社会保障等还没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和解决,所以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例如某私营企业的蓝先生,来柳州工作生活长达二十多年,因为收入低,工资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买不起房子,只能租简陋的房子住。因为没有房子,一直没能入本市户口。单位没给他买任何社会保险,他自己更买不起,生病住院没有医疗保险,以后的养老更是大问题。在柳州因各种原因失业几次,也没有失业金享受。在柳州结婚生子,孩子都是交借读费读书,也没有享受独生子女的任何优惠政策。他的情况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是比较突出且较具代表性的。

三、      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外来人员管理上普遍存在强调管理职能,忽视服务功能;注重强制手段,忽视教育引导。因而,对外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上要从防范式管理转变为服务式管理,实现从以管为主管理服务并重的转变,把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市民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围绕服务,注重维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规范清理针对外来人员设置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及时向外来人员提供就业、住房、用工等信息服务,逐步取消外来人员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户口迁移、招工就业等方面的限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一)创新管理体制,共建共享信息平台        。外来务工人员问题涉及公安、社会劳动与保障、城建等部门,需要政府组织各部门协调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职能互补,从以条为主、部门沟通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向发展,为外来人口提供综合化服务和管理,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区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实行综合管理服务,在就业指导、子女就学、权益维护、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来访接待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帮助和服务。筹建统一网络信息平台,统一开发软件,建立融采集、统计、分析、查询、交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网。

(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要以确保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事业发展、队伍稳定、素质提高为目标,多渠道筹集经费。建议出租房征税返作管理费,出台新规,将个人出租房应征税收全部返还用于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开支。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其他筹资渠道。经费筹措后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和就业能力。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机构,建立外来人员培训教育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质。鼓励外来人员自主选择培训学校和培训方式,培训资金以企业出资为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适当予以奖励或资金补助。在培训时要开设就业指导、安全知识、依法维权和公民道德规范等课程,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有序流动,减少盲目性。  

(四)构建适应外来人口需求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一是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房。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房。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出台政策,让有二、三产返回地村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房。实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降低收费标准。二是用工单位自主解决。用工单位是外来员工住房问题的责任主体,可采取政府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自建、原拆原建、改扩建的方式,扩大职工集体宿舍居住容量。三是建造活动板房。在城郊结合部及外来人口集聚处,利用三角地、边角地、二三产返回地,政府出台政策,允许有条件的村委会、企业搭建一批活动板房,让不同需求的外来人口有安心之居。四是加大违章棚屋的拆除力度。严惩棚屋出租者,对租住者进行疏导,从而杜绝违章棚屋居住现象。五是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工程实施力度。在廉租房的承租、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方面适当降低外来务工人员的条件,给予外来务工者适当的优惠政策

(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们在考虑外来人口享受“同城同待遇”的同时,也要把区情、财政承受能力、外来人口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情况等综合起来考虑。为此要设置准入“门槛”,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可以附加一些前置条件作为其享受市民待遇的前提,如本人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居住年限、税金贡献率、有特殊贡献者、各类社会保险金的交纳情况、住房情况等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员,准予优先入户。建议先对外来人口统一做好登记、核发、管理暂住证工作,改变外来人口因居住地址变动就需重新登记的现象,将暂住证的有效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统一起来,以劳动合同的期限来确定暂住证的有效期,由企业统一办理登记、变更等手续。

(六)加大力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看病难等问题。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加上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的教育资源以及医疗卫生资源严重滞后,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本地人的需求,更不用说外来务工人员了。因此建议政府想方设法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要加快河东新区的教育设施建设。河东新区随着我市行政中心东移而楼盘不断开发,人口大量增多,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在这个区域,河东片区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议政府加快在河东片区增办公立学校,鼓励社会资金开办私立学校,降低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想方设法实现公办、民办或民工子弟学校资源共享。卫生服务工作由原来的规划、编制、经费预算等按照户籍人口来编制改为按照实际居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编制,按照实际人口适当增加医疗工作人员编制、医务人员数量、医疗服务网点等。

(七)实行社会保障新政策。今年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社会保险是签订合同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市现行的社保政策不利于调动外来务工人员的投保积极性。建议以“广覆盖、低费率、可选择、能转移”为原则,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量身设定专门的社保政策。可借鉴广州、宁波等地对外来人员专门设定的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保政策,创新保险机制,以“低标准、低享受”为原则,合理确定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保费率。

(八)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依法维权意识,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外来人员维权组织,发挥以工会牵头的维权网络整体作用,及时妥善帮助外来人员解决劳务、劳资纠纷等维权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常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执法队伍的建设,强化执法力度,重点查处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克扣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障金、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赔付工伤和职业病经济补偿等违法行为;保证务工人员的合法选举权。

(九)活跃文化,丰富外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发挥工、青、妇、团等的作用,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阵地,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走出文化沙漠,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有亲切感、归属感。注重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构建健康、积极、文明的打工文化氛围,以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组建、扶持创建各种形式的外来务工人员社团,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依托各类媒体开展“打工文化”塑造活动,反映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展示他们的风采,促进交流,增进认同。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