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中文史

曾全盛逸事

  • 2015-12-04    

内容导航:

 

曾全盛逸事

 

高嘉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柳州西大路北面,有间三层楼房,楼下门面开有杂货铺,取名曾全盛,颇有名气。它的主人是同胞两兄弟,哥哥叫曾伟琳,弟弟叫曾传。他们的父亲叫曾毓銮,清朝同治年间由福建漳州府南靖县经广东肇庆府郁南县迁来柳州。曾毓銮先在渔洞村帮人晒烟叶,后到雅儒村种菜,生活很贫困。后来,经过曾传琳和曾传艰苦创业,曾家才逐步积累下房屋三十余间,碾米厂两座(位于香兰村和渔洞村),榨糖厂两座(位于磨滩村和双冲村),榨油厂一座(位于磨滩村),田地约一千多亩(分布在香兰、渔洞、双冲、简都和磨滩等村),耕牛一百多头,杂货铺一间。另外,在渔洞村、香兰村还种植果树、油茶、油桐和马尾松等。

曾家住宅位于西门铁局街77号,是由一栋四层大楼和一个花园别墅二层楼房构成的建筑群。大门上的横额镶嵌着“传户”两个大字,由时任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题写。

曾家兄弟和谐相处几十年,始终没有分家,被街坊邻里誉为模范兄弟,“和谐传家”。

曾传琳忠厚憨实,体格健壮,过早辍学赶牛车运送谷米;曾传在东门莫家祠堂读书较多,天资聪颖,精明务实,曾家的生意主要靠他打理。兄弟俩勤奋团结,节俭持家。他们夏天手摇葵扇,穿件纹纱;冬天一条夹裤,一件棉袍、罩衫。从不在外吃喝,没上过茶楼酒店,几乎不到曲园大戏院看戏(他们也是该戏院股东,每天都有免费招待票)。兄弟俩合力经营白糖生意,开了间杂货铺,铺名曾全盛。由曾传琳下乡收购刚榨出的糖,经滤出糖油后,再加工制成白糖。糖油卖给小贩做炒糕饼,白糖包装运往贵州一带销售。由于经营得善,每年赢利不菲。后来,兄弟俩在乡间购买田地,田租给农民种水稻,地租给农民种甘蔗和花生。花生榨油销往梧州一带。积蓄多了便在柳州城内购地建房出租。

曾家兄弟勤劳致富后,很重视儿童教育,也热心公益慈善活动。民国十五年(1926年),他们租赁铁局街一间平房开设私塾,由自己家亲戚(东门莫家祠堂主要成员)任教。除了把自己和亲友的子女送进私塾,也招收街坊邻里的儿童入学就读。办学经费由曾家全部承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当高天骥、龙月卿等一批有识之士筹办龙城中学时,曾家兄弟慷慨解囊,捐献巨资。曾传琳还当选龙中校董。1944年夏,为了躲避日军侵扰,曾家兄弟主动联系高家(高伯伦、高天骥)、陈如平(时任龙中校长)、黄琳(时任柳州商会主席)以及龙中和省立柳中的师生(其中有教师吉联康,笔名联抗)一起迁到罗城县龙岸乡山区,并协助安排校舍复课。1951年夏曾传琳去世,为感谢曾家兄弟的善举,龙城中学几百名学生臂缠黑纱为他送行,游行队伍绕了半个柳州城。此外,曾家兄弟还捐资福建会馆,参加会馆的慈善活动。

曾家兄弟致富后,也曾受到地方贪官污吏的欺压和勒索。民国初年,驻柳军阀谭某藉搜军火为名,嘱士兵将子弹藏于糖油中,用栽脏嫁祸的手法诬指曾家私藏军火,将曾家兄弟收押,其目的是要勒索钱财。曾家兄弟拒不认罪。后来弟媳向柳州商会求助,发动全城商人罢市抗议,军阀恐众怒难平,不得不将兄弟俩释放。抗战期间,国民党高级军官秦某霸占曾家田地,曾家人据理力争,聘请柳州有名的律师张毅作全权代辨人。曾家在柳州法院一诉二诉均败诉,告到省法院仍是败诉。后来又告到南京最高法院,秦某大怒,利用权势把曾传和张毅律师一起抓走扣押。最后南京最高法院判曾家胜诉,一宗霸占田地的官司经过数年才告结束。

曾传琳崇尚中国传统教育,他给自己的五个孙子取名“仁、义、礼、智、信”,希望他们传承儒家思想。解放后,老大曾守仁在香港任教;老二曾守义(后改曾美川)任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工会主席,法学副教授;老三曾守礼任中央林业部某司司长;老四曾守智任桂林某医院副主任医师;老五曾守信任辽宁石化厅副总工程师,孙辈们都事业有成。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