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古城池及其他
刘 文
古城池
柳州古城从城北面西端起,即由原雅儒桥至五一路北侧(旧称一溜塘),因取土筑城为一城壕(护城河)。《府志》记:“明••崇祯(1628-1644)间,永新龙分守柳州,募兵征饷,得残兵二千人,浚壕筑垒为守。”雅儒桥东侧遂成沼泽地(20世纪80年代已填平)。
2003年11月,在市人民广场南端施工建地下停车场时,发现宽约40米呈斗状,深4米多,长150多米沟壕。沟壕往西的走向应通过雅儒桥至柳江边,这即是古时筑城取土所形成的城壕。
古城墙
明朝以前,柳州的城墙都是用土垒筑,明洪武十二年(1379)柳州卫指挥苏铨等拓张城界,原土筑城垣改为砖砌。至今尚保留有东门城楼两侧城墙以及曙光中路一段城墙。
新中国成立后,有明清风格的东门城楼从1954年至2004年大小维修10余次。最大的一次维修在2004年。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1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广西区文物工作队维修恢复连接东门城楼北段、西段城墙(垛)百余米。在维修时,还发现一些城砖面上有古文“酉”字。
古城楼
现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砖木结构的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清光绪年间重建。东门城楼及连接城楼的一段城墙,外包砖石墙体内为夯土,长79·3米,高4-6·3米(城下地坪到城上地坪)城门洞口处城墙宽11·08米,基宽11·52米。
东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4间,总面阔16·44米,总进深10·41米。两层的底层前檐设廊,有廊柱,廊步大梁上设承重花板起轩,后檐以墙承重无檐柱,东西稍间也是山墙承重不设山柱。二层次间山面用中柱,明间两缝无,以便加大二楼空间。
东楼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混合结构。二楼四周设异形套方式花格窗,窗下走马板直承棋枋;底层廊内面阔方向设四抹头隔窗扇;廊两侧山墙出处开拱劵门,可通向两侧城墙。两层屋面均为板筒瓦,下层垂脊4条,在重檐的八角以龙吻咬脊,脊稍饰卷草,这大概是古代的能工巧匠根据南朝梁大同三年(537)传说“见八龙于江中”而设计的。顶层正脊两端做博古,正中置莲座宝珠,宝珠两侧塑相望鳌鱼各一,脊身上有人物、动植物灰塑,垂脊、戗脊均为卷草脊饰。山面有博风、悬鱼及山花板,皆过朱漆。东楼顶层平缓,有举无折,整体风格朴实无华。楼西侧有一曲梯可直通顶层。
最早说到柳州城楼的是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诗中有“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等句。至今能看到柳州的古城门上有楼的图,是明代一幅注明“马平县”的壶形城图。其中最早是北面城门上先有一座城楼。另一幅注明为“柳州府”、“马平县”城图,但在东门和西门城上又增加有城楼图。
清代南门(镇南门或靖南门)城楼为“炎帝阁”,内曾设炎帝像。北门城楼为“真武阁”,内设真武帝像。东门城楼为“武帝阁”,楼内设关羽像。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孟端曾修武帝阁。西门城楼建“观音阁”,内设观音像。
古城面积
90年代,在申报柳州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时,经市勘察测绘院林瑞楷工程师根据本院史立成工程师等人绘制的古城平面图计算,柳州古城面积为857.4亩,合计0.572平方公里,周长3.02公里。
东门、西门城楼的匾联
东门城楼为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邑人贡生秦绳祖题有“出乎震”木匾,长约2米,宽约90厘米。背面刻有该楼在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的文字概述。城楼的对联上联是“位冠西南北”,下联是“功高蜀魏吴”。此联内容与三国时期著名人物关羽有关。西门城楼上,清道光同治年间,贡生严彤普题有“丽泽兑”木匾。光绪年间,清代文学家王拯曾题有“古石貌”3字的木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