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中文史

民国前柳州部分街巷桥梁取名依据

  • 2014-10-22    

内容导航:

 

民国前柳州部分街巷桥梁取名依据

 

肖杰明

  据地方史料记载,民国前(公元1911年前),柳州城区街巷、桥梁、场所等的名称都没有经官府正式命名,都是群众根据所处环境及特征来安名的,一旦形成口碑官方也就认可了,形成官民统一的口径。据长辈介绍,安名的由来大体分为三类。

  一、根据街中主要行业安名

  此类街道约有十七八条。当今的小南路,明代、清代为百货、布匹业集中销售的地方,店铺大多以卖苏州、杭州丝绸为主,因此群众称这条街为苏杭街。当今的曙光中路,古时为贩卖供神用品的地方,街上的群众多数做香签来卖,把这当成主业,因此群众称这条街为香签街。当今的中山中路,古时居民多在此处摆卖弓箭,练武的人士都到此处买弓箭,然后到练武场地射箭。因此群众称这条街为弓箭街。当今曙光东路东段,清末为娼妓集中的地方,由于古代称妓院集中的地方为平康里,因此柳州的群众根据当时的情况也称这一带为平康里。现在三中路中段,明代、清代每逢柳江河枯水季节运盐的船不能往沙街、小南路码头方向开时,盐船就会在三中路中段东面的柳江河边靠岸,然后由搬运工将船上的盐挑往市里的盐庄再卖给群众,因此群众称三中路中段为盐冲口。

  二、根据地物特点和用途命名

  当今的景行路民国前有条大深沟,沟上架有大木桥,因此群众称此街为木桥街。当今河南的太平西街、太平东街这一带有条木桥从社王庙“太平社”旁通过,因此群众称这条木桥为太平桥。现在的人民广场相传宋代时练武人士在这里较量武术高低和演练武艺,所以群众称这里为北校场。当今映山街东二巷,古时有一张水塘,塘边荒草丛中蚂拐(青蛙)成堆,附近老百姓常听闻蚂拐叫声,尤其在晚上蛙声更大,传得更远,因此群众称这张塘为蚂拐塘。当今东台路西段,风水先生认为此地外形像鹧鸪,因此群众称这一带为鹧鸪堆。当今的映山街,古时这里遍地是桃树,春天桃花盛开,到处都是红艳艳的一片,令观花的群众留连忘返,因此群众称这里为桃花庄。

  三、根据居民姓氏安名

  现在的鱼峰路北段,早年为毛姓人氏的庄园,铺成石板路后,人们仍然称它为毛家园。当今河南的颇家巷,古代为颇姓居民聚居的地方,内有一座社王庙,群众称这一带为颇家社,改为街巷后顺理成章改为颇家巷。当今荣军路北段,古代为柳江县洛满计姓人家私人的岭坡,有人居住后群众称它为计家岭。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