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纯“维桑与梓”再解读
刘明文
本人发表了《泽留柳市的高景纯》一文后,桂林读者、高景纯的孙子高祖庆发文《维桑与梓》给我,他补充了他爷爷的生卒日期: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农历3月15日,殁于民国二十四年,农历12月26日。高祖庆详细地回忆了他爷爷如何维护柳州治安和乐善好施为人民的事迹。补充了笔者《泽留柳市的高景纯》一文的不足。
高祖庆在文章中说:高景纯虽然是旧桂系将军,但是他不同于其他军阀,他带兵“爱兵如子”,部队驻防,不派捐税,不许扰民;部下离队,给以妥善安排。1922年,滇军两度侵柳,抡掠奸淫,无所不为;而桂军沈鸿英、韩彩凤部的军纪恶劣,民不聊生,市民纷纷逃难离柳;高景纯把全家赴港躲避,自己留柳组织民团维护治安,以私宅作救济会址,收容妇幼老弱。府内大厅、走廊,楼上楼下都住满了人,还供膳食。市内各街组织联防,群众推举他为联防总团长,组织青壮年巡逻自卫,使兵匪不敢猖狂。10月,沈军围城外,韩军占城内,两军争城,剑拔弩张。他与沈、韩均有旧交,城内士绅推举他出面调停。他不避艰险,坐箩筐缒城而出,以自身和家人留在两军中作人质,促成双方停火,避免了一场战火浩劫。
1928年,柳州大火,烧掉半城;市内疫病流行,市民推举他出任柳州建设委员会董事长,负责组织扩修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和庆云路等,并筹建柳州公医院。他以城外天后宫为院址,每天步行到工地监工,并捐款建房、购设备,亲赴广州聘院长,请医师,培训护士。几年操劳,不避寒暑,天天到场。在柳州湾塘路地区专员公暑院内,尚有建院碑刻记载。
为了救死扶伤,地方父老商议成立红十字分会,推举他为会长,以旧三官厅(现市红十字会)为会址,他又带头捐款,对贫病者赠医送药,对路毙者给以掩埋;还自费开了一家“成剂药房”(在培新路下沙街的半坡西侧),家里备大量医药,有求必赠。有德于民,民祀之。柳州父老送了一块长1丈2,宽4尺的巨匾《维桑与梓》四个大金字,挂到高府门眉,以褒其崇高品德。
上一篇: 古老的北门圩 || 下一篇:法币当做钱纸烧 金圆券做手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