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城中文史

城中文史:漫话柳州的戏院和剧场

  • 2011-12-28    苏少坡

内容导航:

据史料记载,柳州早期的戏剧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那时春秋二祭有戏剧表演,只是表演场所在露天而已。清乾隆二十九(1764)年编撰的《柳州府志》记载:“立春一日厢民各行扮戏剧鼓吹迎土牛芒神于东郊”,乾隆年间,江浙一带说唱艺术流入广西桂林、柳州等地,与当地民间小调融合成为曲艺中的文场、渔鼓等曲种,起初柳州文场主要是艺人走街串巷的卖艺活动,清末民初才进入演出场所。

清末彩调剧、桂剧、粤剧等进入柳州,其表演成为庙宇会馆酬神或民众庆典的内容之一。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又逐渐汇集四方做买卖的客商,广东、江西、湖南和贵州等外省商贾纷纷来到柳州。日趋增多的外省人先后在柳州建立了粤东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和庐陵会馆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柳州经济之繁荣,也推动了柳州戏曲市场的发展。

柳州老城内清末民初的文化演出场所有:青云菜市的火神庙,福建街(今解放南路)城隍庙,小南路的吉祥寺,柳新街的华容寺。湖广会馆(也叫湖南会馆。清康熙年间建馆于柳州市府学宫之左,即今景行小学处)、福建会馆(清朝雍正年间建于大南门内,位于柳州市昔仁思坊北,今解放南路)、粤东会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位于东门外今东台路与文惠路交界处。后在此开办“柳州中正中学”,1951年该校并入“柳州高中”)也建有供唱戏的“万年台”。

老城区内真正的戏院、剧场建设始于民国。民国初年,由城隍庙改建的富贵园开业,此后又陆续建成娱园、醒舞台戏院。1922年,老城区有柳州电影院、柳舞台、乾坤园、柳州乐观京剧社等影剧院。20世纪30年代,随着商业发展,文化场所发展较快,最有名的当属曲园戏院。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文化人士的南迁,柳州文化场所发展相当旺盛,庆云路(今中山中路)、东大路(今中山东路)、正南路(今解放南路)建起电影院、戏院、剧场十多家,映山街曾有“戏院街”之称。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破坏,城区比较好的影剧院受到破坏变成废墟。抗战胜利后文化人士北归,已经破坏的影剧院没有更多的修复,只有金门、大光明、中央三家电影院和一所娱乐戏院维持到柳州解放之时,1952年这些影剧院陆续转为国营。

民国时期曾兴盛一时的戏院有:

富贵园戏院:坐落于福建街(今解放南路),是由原来城隍庙改建,民国初年由柳州一些戏曲爱好者集资而建。戏院仍保持城隍庙富丽堂皇外观,戏台是加宽原来的神坛而成,大殿和天井为观众席,照明用汽灯或马灯,主要以演出桂剧为主,开业两年以后因竞争不过新式戏院而停业。

娱园戏院:坐落于东门街(今曙光东路),由官绅和商人合股兴建,1927年建成开业。戏院能容一千多观众,楼座设有四个包厢。戏院四周有妓院、烟馆、酒肆、赌场多处,经营业绩较好。后因柳州附近匪患猖獗,烟馆、酒肆、赌场经营萧条,妓院也迁往别处,上座率下降,于1931年关门停业。

曲园戏院:坐落于培新路北端,由柳州士绅筹资于1935年开始兴建,1936年建成开业。曲园有座位1200多个,二楼包厢布置华美,内部设施完善,舞台新颖别致,是当年桂剧、粤剧、京剧名班名角献技竞演之所。1939年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

慈善戏院:坐落于东大路(今中山东路红十字医院处),建于20世纪30年代,曾用名东方戏院。戏院是国际慈善团体——中国红十字会柳江分会的基本产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困难的戏班低租提供演出场地。1941年夏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

飞燕大舞台:坐落于正南路(今解放南路),原是善昌当铺所在地,1942年由柳州士绅投资改建而成。戏院可容纳观众600人,楼座设有包厢,开业后先后接待过许多京剧、粤剧、桂剧名班名角。1944年秋天被日本侵略者撤退时放火焚毁。

映山戏院:坐落于映山街,1942年建成使用,有座位600多个。戏院原为桂剧、粤剧演出场所,抗日战争疏散前曾经放映电影。抗日战争胜利后,主要是振业桂剧团在此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为柳州市皮革厂的仓库。

中央大戏院:坐落于映山街,19494月建成开业。拆建前这里是柳州大戏院19506月改名为解放电影院,同年10月改名为解放大戏院,以演戏为主。后改成为柳州市住宅建筑公司,现为新建成的住宅小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柳州市的文化演出场所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老城区先后有人民电影院、红星电影院、柳州剧场、群众艺术馆影剧场、科学会堂、人民礼堂、柳州地区礼堂等较大的文化演出场所建成使用。

柳州剧场:坐落于解放南路。以前这里是福建会馆,1931年拆除部分馆舍建戏院。1938年冬至19397月,为柳州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会址和救亡剧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度改作人民礼堂1949年至1952年为大光明电影院1953年改名为柳州剧场。1957年以后,先后对柳州剧场进行改扩建,增加楼座、化妆室、贵宾室、乐池等设施。除了演戏、放映电影之外,1982年以后,陆续开办茶座、餐厅、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室、招待所等综合性、多功能服务项目。2006年建解放南路步行街时拆除,现为步行街上小广场。

红星影剧院:坐落于曙光东路,原为周家祠堂,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金门戏院,柳州解放前是金门电影院1952年改名为红星电影院。1956年改为红星剧场,是柳州市粤剧团的固定演出场所,后因年久失修歇业。1980年重新改扩建,1981年建成开业,改名为红星影剧院,有座位近千个。现在是棋牌室、桌球室等活动场所。

人民电影院:坐落于庆云路(今中山中路),1933年建成使用称柳州电影院,有座位700多个。1935年改名为国华电影院1937年改建成戏院称为新世界戏院1940年初改名为金声戏院,1941年秋改名为天星影戏院1939年至194110月两次被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1944年秋天被日本侵略者撤退时放火焚毁。抗战胜利后于原址重建,初名天星戏院19464月改名为大公戏院,同年11月改名为娱乐戏院,1950年改名为中华电影院19522月改名为人民电影院。19563月政府拨款重修,拆除砖木结构建成钢混结构,19571月竣工营业。1977年政府投资进行大修,座位达到1120个。1988年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拆除重建,建成多功能现代化电影院。2009年,为建设柳州风情港而拆除。在风情港项目中,有建设相当现代化的文化演出场所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

群众艺术馆:坐落于文惠路柳侯公园旁边,原来江西会馆旧址,民国时期是柳江县县立图书馆馆址。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前身是人民教育馆、人民文化馆,原址在公园路,现已拆除。1972年,文化馆迁入文惠路,1976年建设了一个新的影剧院,1979年在原址建成新的文化馆。1979年撤销文化馆,成立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群众艺术馆,是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是群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场所。群众艺术馆的影剧院,除安排放映电影、录像外,全市性群众文艺活动、文艺汇演等大都在此举行。200312月扩建柳侯公园时拆除,新馆待建。

柳州市人民礼堂:坐落于公园路,建于1955年,为柳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的场所,砖木结构,没有楼座,有舞台可供中小型文艺团体演出。1958年对外开放,常有放映电影并不时有本地及外地剧团演出,经常举办全市性群众业余汇演。1980年拆除,在原址建柳州市总工会办公大楼和龙工舞厅,舞厅可以进行文艺演出和放映电影。2006年大楼和舞厅列入五星步行街改造范围,现在是建成的商住楼。

柳州地区礼堂:坐落于解放北路中医院旁,1962年建成使用,为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召开会议、举办文艺活动和放映电影的场所。礼堂建有贵宾室和客房,可容纳观众1700人。196212月开始对外放映电影和接纳文艺团体进行演出,19639月改为对内放映电影,“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演出活动,1970年恢复对外开放。1989年以后,逐步改建成综合性演出场所和商业服务业场所。现在,这里已没有文艺演出活动,也不再放映电影。

科学会堂:坐落于人民广场西侧,建于1979年,观众席座位有1008个,是柳州市举办科学技术讲座、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场所。1987年会场外租作为影剧院,并在右侧建成一个小型放映厅,逐渐变成一个综合性娱乐场所。人民广场进行扩建时科学会堂拆除另择新址,现建设成为人民广场的绿地。

文化艺术中心:199411月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使用,是我市文化事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西侧,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内设1500座位的大剧场、320座位的音乐厅、含6个影厅的电影大世界以及银行、宾馆、写字楼、娱乐会所、音乐歌舞茶庄、休闲吧、健身馆、培训室等主要设施及停车场、接待室、机房等附属设施共30余处,是以经营策划文艺演出、影视放映、剧场接待服务为主,集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科技培训、体育健身、商业经营、办公及餐饮、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文化场所。艺术中心是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及文明窗口示范点,是柳州市精神文明宣传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民群众文化园地。自建成以来,在繁荣我市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递文化经济信息,开展文化对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市政治、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中影星天影城:该影城位于解放南路1号,是中影星美院线在柳州的首家五星级加盟影城。影城拥有一个可容纳250余人的主影厅及两个容纳100余人的VIP影厅,首家在柳州引进VIP影厅的概念。影城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数码视听设备。影城在提供优质观影条件的同时,还提供了优雅轻松的侯影场所,影城大堂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内设购票,卖品、休息、电影衍生品购物区等场所。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