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柳堤话沙街漫步柳堤话沙街 在老柳州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条老街:
仅在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它三次葬身火海。
每年洪水来临,它都是水漫长街,人去楼空。
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解放前70多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曾高达2500公斤大米。那里坐落着当时柳州最豪华的住宅——覃连芳新款大楼、最豪华的酒店——陈炳焜的新柳江酒店。300多间房子,600多户人家让这块本属城外之地变成旧时最繁华的街道。
这条老街就叫沙街。不过,现在它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域概念罢了。
沙街在哪里?沿着小南路下到滨江路,你便已经站在了过去沙街的西口,由此往东到大南门斜坡处,就是人们记忆中的沙街所在。如果时光倒流60多年,你会看到眼前的柳江上,一座巨大的浮桥连通河北河南两岸,沙街两旁林立的骑楼房显示着南方都市的建筑特点。晨光初绽,沙街沿河的几个码头便迎来接踵而至的货船、客船,满载着融水、三江、广东等地客商、货物和赶集的老百姓,拉开了沙街又一天的喧嚣。
沙街的鼎盛繁华在民国时期,沙街过去的繁华依仗的是水运的便利,各地的客商沿着水路而来,纷纷在沙街开设“行口”。行口批发的货物大多数是土特产、农副产品、盐、煤油、百货等。这些行口的货主在门口摆上个簸箕,簸箕里放着货样。如客商看上了货了,就到船舱取货,当时囤货的船摆满了沙街河边。夜幕降临,新柳江酒店顶楼的戏台开演了,将热闹持续到深夜。
解放后,历经各种政治运动,沙街的商业繁华不再。如今在沙街原址,喧嚣的街市已经成了永远消逝的影像,浮现起的是一片宁静的沿河风景。 人们绝对想不到这里曾经是柳州最热闹的街市。1988年5月,沙街旧城改造开始,在推土机轰鸣声中,老沙街终于在市民的怀念中被夷为平地。沙街、柳江路、滨江路,在名称的转换中,时代在不断刷新老街的旧容。
现在的沙街沿河一带已建成柳树成荫、花草绵延的柳堤。绿树拉着绿树,草坡连着草坡一直连接到临江宽阔的小游园,然后沿江岸延伸开去。江岸的观景平台如一条珠串将江景与绿荫连在一起。这里,现在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胜地,成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一个亮点。而延续其商业繁华地位的是其北面的五角星商业步行街。
夜晚,沙街是被誉为“中国塞纳河”的百里柳江迷人夜景的一部分。每当华灯初上,众多的市民沿着滨江路、小游园、观景平台散步,或与其他歌友一起组成或大或小的民间乐队,奏响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当然,往柳江大桥方向还有更多的乐处。于2010年7月峻工的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又要开演了,民乐、摇滚、民族歌舞、狂野街舞,传统与时尚在这里碰撞,年轻和年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
世界最大型的水上音乐喷泉也同时在夜色中,在《白莲》、《八桂大歌》优美的旋律中缓缓展开,升腾、跳跃,与柳江南岸奔流直下的人工瀑布群相辉映,将柳江河的迷人夜色推向极致。
我国著名导演张继钢在夜游柳江时就曾感叹,波光桨影,八桂歌飘,柳江河的夜色不逊色于法国的塞纳河。
沙街从过去的繁华到现在又为人们提供时尚的环境和休闲的场所,不管是一家人携手还是两个人携手都能在这里寻找到空间的宁静和心灵的愉悦。有张有弛,才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老沙街已经被完全抹去了,还有人会怀念老沙街吗?肯定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想再回到老沙街的年代。
如果时光在快进,你站在老沙街口,会看到另一个更大的奇迹在崛起。那就是柳州风情港。就在老沙街的地段,一个三层立体的文化广场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与周边的五角星商业步行街、东门历史街区连为一体,与深厚的古城文化、商业文化底蕴相辉映。
这或许又可以看作是老沙街的另一次重生。
上一篇: 城中文史:龙城路巨变 || 下一篇:城中文史:漫话柳州的戏院和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