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风采

乐为高线作奉献—记柳钢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李祥

  • 2009-06-19   李士明

内容导航:
 

200447,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召开2003年度科技工作总结报告表彰大会,会上16名技术专家受到表彰。其中有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荣获重奖一万元,他就是该公司冷热轧厂筹备组的工艺组长、柳州市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会员李祥同志。

李祥同志1989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分配到柳钢(集团)公司的技校任教,三年后调离技校到线材厂任职,20013月,李祥成为高速线材筹备组首批成员,负责高速线材工艺技术设计验收工作。2001年至2002年为了收集相关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参数,他和其他成员奔赴全国各地的高线厂参观学习,高线方案最后决定采用美国摩根公司的设计图纸。为了看懂摩根公司设计的所有图纸及技术设计理论,李祥买回了英语复读机,像小学生那样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能看懂摩根公司设计的所有图纸,还研究了高线12000多份设计图纸,并能与外国专家顺畅交流,完成了每台轧机的孔型与工艺技术参数的设计审核,成为熟练掌握高线生产工艺的技术专家。

高线在20024月开始土建施工,8月进行设备安装,李祥全程跟踪,负责现场答疑与验收。20033月安装队无法根据原图纸安装吐丝机夹送辊弯管装配盒,当时在场的美国专家也不知所以然,李祥在反复研究了原图纸方案后,发现原图纸设计有误,他对原图纸进行了修改,装机工作顺利进行。美国专家认为这一修改是对原方案的极大改进,并据此修改了他们沿用了长时间的图纸。20034月,精轧机空过机架导管因原设计没有喇叭口,如勉强装上去进行生产,会造成严重事故。经过李祥一再坚持,外国专家采纳了他的意见,此次高线安装和调试,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国内高线建设投资最少,建设速度最快的新记录。

在高线安装调试阶段,李祥就着手制订高线的生产操作规程,并在高线投产前完成任务。此规程总计达4万多字,详细规定了所有生产岗位的生产操作规则,李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尽显其中。

高线投产前,吐丝机夹送辊前弯管没有配套发运,这是一个常用消耗件,每两天消耗两根费用就是4000元。按美国原设计要求,这弯管必须用耐高温、耐磨、高强度合金钢制作,国内无法生产这种钢管,如果从美国进货则需数月时间。李祥提出用普通钢管替代的设想,美国专家笑而不答。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李祥最终将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开创了高线精轧机消耗件与常用工艺件的国产化改造之路,一年后国产化率达八成。

2003428,高线轧机进行热负荷生产红钢顺次通过了28台轧机,经过吐丝管后画出一圈圈美丽光环轻轻滑落,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56,高线轧机运行的速度达到105/秒。这是国内投产后最快达到设计轧制速度的高线轧机。李祥同志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在新产品开发,轧钢工艺技术改造方面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一名轧钢工程师和线材技术科长,他组织全科人员不断进行改革,先后完成工艺革新项目40余项。例如1997年完成的线材生产一火成材工艺改革,不仅减少了开坯这个中间环节,简化了生产工序,而且还节省开坯费用180/吨,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综合成本。又如线材负偏轧制工艺的设计与开发在全国尚属首创。

李祥同志生于马年,我们祝愿他继续以龙马精神,为高线作出贡献,取得更大的成就。

(柳州市政协联谊委编辑)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