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披肩,眼神淡定,身材婀娜,不管在什么场合,靓丽的杨英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更具有魅力的是,这位重庆丽人闯劲十足,在重庆获得成功之后,来到柳州经过几年努力,她的企业也在柳州崭露头角。
胸有成竹开创事业
“拿着300元的储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虽然家人不同意,不支持,但我胸有成竹。”
1992年,从重庆大学毕业后,杨英留在学校的科技开发部工作,将学校开放出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和申报。后来到重庆得江塑料有限公司工作。2001年,31岁的杨英从重庆得江塑料有限公司辞职。当时,靠朋友的帮助,她租用了厂房和设备,开始了梦想的第一步——生产摩托车零部件。
“只有那么一点钱创业,你心里有底吗?”杨英回答:“刚开始我也矛盾过,因为家人非常反对。但我有项目、有信心。而且我的很多同学下海后都成功了。”重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创办,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历程。
凭借着“诚信为本,质优技先”的战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青睐,她先后成为长安公司、李尔公司、延锋伟世通公司等企业长期供应商。
“来柳州投资开厂,同样是源于信心。”调查分析、实地考察柳州汽车零部件市场,与整车厂接触后,杨英就有这样的自信:一定能在柳州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分到一杯羹。
创业路上不怕艰辛
“现在回想起来,刚开始在柳州创业那段日子,是最苦的。”只身一人在柳州的杨英,每个夜里,都是在泪流中度过。
2003年12月,杨英成为阳和工业新区首批创业者,在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开垦”。 杨英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10岁,而当时的她却见不到在重庆的丈夫和孩子。那时杨英和员工在一起就近租住简易的公寓。
几个春秋过去,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拥有大型冲压设备和自动焊接线、电泳生产线等各种现代化生产设备,具备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先进的管理和成熟的工艺技术,在职员工370多人,“双英”在柳州汽配行业中打开了知名度。2006年4月,她又追加投资5000万元扩建设备。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之本”是杨英的经营理念。一次,在原材料供应商没有按时提供货源的情况下,杨英果断另采购相同的原材料,空运至柳州,安排工人加班,企业虽然付出了较高成本,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回报社会爱心常在
看他贡献什么,不应看他取得什么。”杨英牢记这一名言。
她始终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大家的,应尽自己的所能回报社会。在创业之前,她就曾资助过一个聋哑孩子,这让她对残疾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同情,因此,她将企业申报为福利企业,为残疾人、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112人,占员工总数的40%左右,残疾人与正常人同工同酬,而且公司管理人员中有7名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残疾员工,约占管理人员的五分之一。
杨英践行了她的诺言——回报社会、热心公益、热心助人。无论在家乡重庆还是在第二故乡柳州都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捐款救助无家可归的受洪水灾害的群众,救助癌症病人,扶贫助学……2005年,杨英被重庆市授予“十佳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2006年,杨英当选了柳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她又把当好政协委员看作是回报社会的又一机缘。无论走到哪里,一有机会就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说话办事。
“靠着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成就高品质的产品、成就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凭着自己的信念,依托龙城的热土,成就了柳州“双英”,成就了杨英的爱心。
(柳州市政协联谊委编辑)
上一篇: 守望土地 迎来春暖花开——国家一级作家韦俊海创作心路 || 下一篇: 诚实守信谋发展——访广西日田集团董事长张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