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风采

柳州市教坛上一颗明星—记柳州市政协常委周健

  • 2008-03-19   李士明

内容导航:

在教育战线上,周健以很高的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精湛熟练的学科专业知识、独特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感染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赢来了一片收获:1984年他就获得柳州首届青年教师汇报课一等奖,1991年获首届广西优质课比赛化学科全区一等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获得柳州市“青年教师明星”和“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1年9月获柳州市“教坛明星”称号,2002年获柳州市第三届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6年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学生培训工作中成绩优异(学生获全国银牌),而他又获中国化学会表彰。并14次获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自治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005年9月获第九批柳州市“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9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2007年6月入选首批“柳州市新世纪个十百人才工程”名单。目前,他担任柳州市政协常委、广西特级教师、柳州二中副校长、民进柳州市委会副主委、全国人大代表周健。

教风独特       积淀丰富

周健老师198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05年在广西师大教科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近年来,他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参加“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训,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撰写科研论文。早在八十年代末,他就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与学校立项进行“不布置课外作业,改革批改作业方式”的课题研究,作业当堂完成、课内完成,不硬性规定任务,完全靠学生自己完成作业,学习的效果靠测验、考试来检查。他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自身的素质去影响、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和崇拜心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后来的教学效果看,他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非常高,没有太多的压力。他采取的这一教学方法沿用至今,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化学作业本。

周健老师是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具备有作为教师很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在大学时代,他的美术、书法、篆刻、绘画、体育、文艺表演等多方面的特长就得到积淀和体现。在大三的一年里,在师大的各种活动中他荣获书法篆刻一等奖、十佳运动员、最佳表演奖等,这些艺术特长衬托出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

他备的课设计独特、新颖,艺术性特强,悬念多,设置问题多,他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注意备学生,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他所上的化学课有种探究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主动的学习热情。并注意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他的学生何佳佳说:“周健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风和幽默的言行征服了班上所有的同学。他讲课不但语言精炼、准确、严谨、科学性极强,而且诙谐、风趣、有极强的可听性。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听他的课永远不会感到腻。我们班学习化学的气氛很浓,连续几次考试都获得全年级第一。”

 周健老师讲课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但语言精炼、准确、严谨、科学性极强,而且他那幽默风趣、具有节奏感的声音使学生融入到他的教学当中。配合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脑、手、嘴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彻底从思想上转变了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言堂”和“一刀切”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从而营造了一种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从内容的安排、知识的处理、程度的要求、方法的运用,他不断钻研探索,求精求新。

激发兴趣     课堂创新

2006年,在市教科所安排的全市化学教师研讨课上,周健老师的课改探究课,以全新的教法形式、全新的教学理念、全体的学生参与探究,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给参加研讨的师生以强烈的震撼。在教学中周老师他发现,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是对所学的学科缺乏兴趣。由于对所从事的学习过程没有兴趣,就缺乏学习的原动力,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学,而是学校老师、家长、社会“要我学”的。这种被动的学就影响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不出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导致学习过程的压抑、抵触甚至厌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动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摆在教学目标首位,任何教师都不可忽视。只有当教师触及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生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兴趣是愉快学习和获得满意收效的重要基石。

 周健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荣获教学研究一等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论文中,他认为:应该用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去影响、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对你这个教师的敬佩和崇拜心理,就好像一些学生的“追星”现象一样,当教师以自身的优势、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深深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对你兴趣大增,对你的兴趣就会潜移到对你学科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由被动的学潜移默化成主动的学,学生的学习观念就会改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周健老师是位教学能手,十多年来上新课从不需要带教案及课本上讲台。高中的全部化学课程,无论哪一节课的内容,只需给他三分钟时间准备,他便能走上讲台完成这堂课,并能按照教学要求把这堂课上好。课本上的内容、图形、数据等,甚至出现在哪一页、哪一行都能凭记忆在课前掌握并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几年来每年为全市青年化学教师上示范课或主持点评,均深受好评。为此他被评为柳州市“十佳青年教师”和获“柳州市教坛明星”荣誉称号。

教法独特   教学双赢

周健老师从教24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即使走上领导工作岗位,仍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潜心研究适合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使其教育、教学、科研成绩显著。他教过九届高三毕业班,他所教的班级在高考成绩中位于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1999年,周健所教的96级三个班参加高考,三个班的平均分为609.5分,(柳州高中全年级的平均分为594.73分)。其中96(1)班上800分的学生有两人,上700分以上的学生有22名,为二中当年高考各班各科上700分以上者最多的班级。这一年,二中理科在全区综合排名第六(按白皮书统计),创下了该校历史最好的记录。近年来,他的学生在高考中屡有满分获得者。他还很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从不训斥学生,他对学生很有耐心,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常给学生成功体验,在教与学中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在学习上,不强压学生学习,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无论从课业上还是心理上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感觉。他的教学质量都在每堂40分钟的课内体现,他从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和自习时间,也从不让学生承担大量的课外作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钻研。

他在首届柳州市青年教师汇报课评选中获化学科第一名(一等奖),在首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中获高中化学组一等奖。其比赛课的录相,一直作为广西师大、广西师院化学系师范生实习的教材。

周健老师所教的化学科参加全自治区高中毕业会考,一直保持合格率为100%。2000年5月,他辅导高一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广西赛区,获一等奖7名,区级奖共26名,在市前10名中他辅导的学生占4名,列全市一、二、四、六位。2001年5月,他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全区决赛中,谭海峰同学获全区第一名,实现了柳州市该学科零的突破。2002年元月谭海峰同学在山东济南参加2002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中获银牌(全国二等奖),为柳州市多年来各学科奥赛最好的成绩。同年5月谭海峰获准免试录取中山大学,并获人民币四万元奖学金。近5年来,他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共获区一等奖24名、区二等奖56名,区三等奖28名、市特等奖17名,他14次获中学生化学竞赛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自治区化学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周丽萍老师就是直接得到过他的指导,他本人也再次受到中国化学学会的表彰。

九十年代初期,《柳州日报》曾以《独辟蹊径  潜心钻研》为题报道过他的做法和经验。2003年6月25日《龙城教育》也以《教坛明星》为题介绍过他的先进事迹。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他勇于探索,努力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性的教学观,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并深入研究新模式下高考理综及化学科考试的特点,撰写了《新高考模式下化学科备考初探》,及《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等论文发表在省级教育学术刊物上,其中《新高考模式下化学科备考初探》获“中南区化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论文评比一等奖,他是柳州市第九批“科技拔尖人才,2006年9月他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成为学校“柳州二中名师”。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