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柳州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状况分析
1.2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1.3 国外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经验借鉴
1.4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将提高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5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将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化
2、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2.1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政策环境可行性分析
2.2 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科技资源优势分析
3、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初步构想
3.1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概念和功能
3.2 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体系构建
3.3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运行机制探讨
3.3.1 研发公共平台的组织管理体制
3.3.2 研发公共平台的人力资源安排
3.3.3 研发公共平台的资金筹措
4、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几点建议
4.1 政府应引导和扶持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建设
4.2 研发公共平台应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
4.3 扶持汽车行业协会,完善汽车行业中介组织的功能
[摘要] 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要适应柳州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必须解决“散、小、低、弱”的问题。增强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是改变汽车零部件产业落后状况的一个重要策略。实现这个重要策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政府应整合科技资源,引导和扶持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建设。同时政府的集群创导行为有益于科技进步,对产业集群具有推动作用,是产业集群化的原始动力之一。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研发公共平台 政府扶持
前 言
汽车工业是柳州第一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汽车工业实现总产值231亿元,占全市当年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柳州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企业的地级市,也是全国三大汽车集团及跨国公司在国内同一城市均有生产基地的唯一城市。全市拥有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共220多家,总资产175亿元,固定资产净值33亿元,从业人员3.5万人,已形成年产微型汽车45万辆,中重型载货车7万辆,轻型客车4万辆,专用车2万辆,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能力,打造出“五菱”、“乐弛”、“乘龙”、“东风风行”等全国知名品牌。虽然柳州汽车工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整车企业在“十一五”期间汽车的产量将出现持续快速的增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柳州汽车整车企业高歌猛进的同时,柳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全国仍处于居中偏下的水平,形成了柳州汽车工业整车企业“腿长”,零部件企业“腿短”的局面。调查研究显示,造成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普遍缺乏技术研发能力。提高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质量水平是改变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落后状况的一个重要策略,而实现这个重要策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
1、柳州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状况分析
目前柳州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220多家,总资产86亿元,从业人员2.61万人,已具备了发动机、底盘及汽车大部分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如:变速器、车桥、车架、车轮、钢板弹簧、减震器、制动器、汽车饰件、车身、驾驶室、汽车玻璃、灯具、汽车空调、电子线束、滤清器等产品。2005年,柳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亿元,销售收入88亿元。总体来看,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已成为了一个有一定规模、产品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为柳州整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应当看到,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2005年在220多家零部件企业中,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仅23家,近90%的企业的年产值都在5000万元以下。大部分规模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都不尽人意。在汽车市场的剧烈竞争中,汽车整车厂为了尽可能保持更多的利润,将其在整车市场竞争中的成本压力直接转嫁到零部件企业身上,造成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受原材料涨价和整车厂压缩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企业举步为艰,效益普遍堪忧。从柳州整个汽车零部件产值总量来看,规模也还是太小。以2005年为例,当年整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1亿元,而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仅77亿元,汽车整车行业与零部件行业的规模比例为1:0.33。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整车行业与零部件行业的规模比例应为1:1.7。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极不协调,整车厂所需的零部件在本地的配套率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成长的空间受限。另一方面,按此推算,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规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近召开的中共柳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在2010年实现整车产量100万辆的目标,这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按照精益生产和准时供货的要求,本地化生产是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些都为柳州今后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二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人才匮乏,缺乏产品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共有从业人员2.61万人,其中技术人员仅2000余人,不足从业人员的10%。这些技术人员中,大部分都在从事一般性的技术工作,仅有少数技术人员从事研发工作。而所谓的研发,也仅仅停留在产品的适应性水平上,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较低的机械零部件方面,大部分零部件企业根本无力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这些技术水平状况是制约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是汽车零部件产业未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集群是指一个产业的配套网络,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也是一种组织形态,其本质是基于产权独立、产业联系紧密的分工专业化与社会大协作。产业集群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及区域创新能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汽车产业具有较长的经济链,是典型的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随着柳州整车企业产能的快速扩张,今后巨大的零配件市场空间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目前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产品技术含量少,缺乏一个中介组织在众多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以及缺乏一个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的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走过50年的历程,已经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一、生产格局:从“大而全”走向分层次的专业化分工。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零部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小规模到20世纪70年代的较大规模,形成分散、重复、小批量的零部件生产格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遵循发展规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格局。当前,许多零部件企业已逐步摆脱“大而全”的生产方式,走上专业化的生产道路。在一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的地方,许多小企业甚至是专门为上游企业生产零部件中的一个配件,做大单一产品的产量,形成规模,在竞争的狭缝中拓展成长的空间。
二、配套市场:从市场单一走向市场多元整合
一直以来,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都是面向国内市场,面向某一整车企业集团,面向单一配套市场或售后市场。近年来,很多零部件企业开始对配套市场进行整合,改变为单一整车企业或车型配套的局面,面向市场,力争为多家企业配套;立足国内,拓展国际市场,向多元化经营发展。
三、发展模式:从简单依附走向全球采购。
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直以来都是简单地依附于某一个整车企业集团,甚至某一个车型。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整车企业之间的重组导致汽车零部件采购规则的调整。全球采购规则的推行,迫使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和国际零部件企业在质量、技术、服务和成本等各方面进行公平竞争。全球采购规则的推行必然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向宝塔式结构转变。所谓宝塔式供应体系,就是指一级至三极供应商:第一级供应商向整车企业提供动力、底盘、车身和內饰四类完整的系统总成;第二级供应商向第一级供应商提供部件和零件;第三级供应商向第二级供应商提供零件。各个零部件企业必须以其综合实力在宝塔式供应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将无立足之地。如何从技术、材料、人力资本、精益生产和管理等方面降低成本,是全球采购规则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的新课题。
四、制造方式:从零部件逐渐走向模块化。
国外汽车零部件制造方式已从零部件向模块化发展。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方式也必然向模块化的趋势发展。模块化就是将总成和零部件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中。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汽车制造厂从一个一个零件开始组装生产;而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汽车被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模块系统供应商将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装供货,整车厂只需把这些模块组装起来就行了。模块化将使得直接向整车厂供货的供应商明显减少。这必然迫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中重新进行布局。
柳州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要适应整个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赶上潮流,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缺乏技术研发支持是共同的难点。
1.3 国外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经验借鉴
国外以中介组织的形式为中小企业建立研发公共平台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即建立了高效率的科技中介机构,从而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明显的优势。德国以中小企业的发达见长,其经久不衰与此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近二十年来为给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国会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来为科技中介机构的运作提供法律保障。许多国家的政府直接资助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和网络。如美国国家技术中心(NTTC)是1989年经国会批准成立的国家范围的技术服务机构,NTTC的经费主要来自于NASA,能源部及联邦小企业局等其他政府部门也提供部分资助。该中心总部设在Wheeling Jesuit 大学内,有100个全时工作人员。英国政府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很多时候自身就扮演着科技中介的角色。比如英国贸工部近年来设立的小企业服务局,作为政府的一个机构,实际上起着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中介及咨询等服务的作用。
法国在二战后为了发展其机械工业,在法国机械行业协会下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一些机械行业以税金形式按其产值的0.1%向技术研发中心提供技术研发费用,技术研发中心则为这些企业解决产品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该项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法国机械与汽车产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整体上为法国的机械与汽车生产技术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2005年南非出台的科技发展重大计划,实施中小企业与技术大学合作的Tshumi sano伙伴计划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南非技术大学建立的11个技术服务站与中小企业,尤其是黑人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
国外在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做法,至少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在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初期,可能完全是在政府的资助下成长起来的;二是科技中介机构在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4 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将提高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但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缺乏技术研发能力成为制约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推动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科技进步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在分析诸多影响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因素中,技术因素无疑是一个要害的“扳机点”。解决柳州零部件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沟壑,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必要选择。
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是适应柳州“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研发公共平台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向集约型转变,有助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后,政府进行职能转换,扶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科技中介活动的发展,虽然主要还是依靠民间组织,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任何时候都是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方面,政府承担的责任和发挥作用的机会更大。
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是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科技进步的需要。《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和强化面向科技创新过程的专业服务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促进知识流动、技术扩散和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践经验表明,建立研发公共平台对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有利于改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落后状况,也是我市贯彻创新之路的具体实践。
也许有些人认为,柳州汽车整车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吸引外资(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柳投资,从而即可自然地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过多地依赖本地整车厂的发展对零部件产业发展的自然带动性,而忽视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水平。柳州汽车零部件产品如在技术和质量上只能适应狭小的供应面,把柳州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基地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在思路上要“跳出柳州看柳州”,其产业的发展应立足柳州,面向全国,面向国际。
1.5 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将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化
如前所述,汽车工业作为柳州的第一支柱产业,其经济链较长的延伸性使之最有可能在柳州形成集群化的产业。柳州汽车整车企业近几年来产能扩张迅速,但作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的“散、小、重、低、弱”的状态仍未有改观,远未能形成产业集群。究其原因,零部件产业缺乏科技进步是重要因素之一。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集群与科技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的,即产业集群借助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很好的科技创新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中的所谓“集群创导”,就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始动力,其目的在于推动一个地区内集群成长和提高竞争力。实施集群创导,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可以培养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推动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发展。
2、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2.1 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政策环境可行性分析
我国对各级民间组织建立技术中介公共服务机构一直给以鼓励和支持。国务院今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7》指出,“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转移。”“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国家财政部、科技部最近又下发了《关于申报中小企业公共性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性技术服务机构在资金上给以支持。上海市在2004年由政府主导,建立了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依靠整合的科技资源优势,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中介服务,对全国其他地方发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起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江苏今年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科技和经济融合。北京,广东,山东,福建等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的地方如今都已建立了各类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自主创新是柳州在广西率先成为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发展之路。《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面向科技创新需要的专业化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各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研究机构或大学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拓展专业服务领域。”由此可见,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为建立技术研发公共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2.2 建立研发公共平台的科技资源优势分析
柳州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已在广西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在汽车及零部件和机械制造产业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技资源积累。目前柳州有一所工科高校及若干个学科专业科研机构,一些企业集团内也设有科研机构。在这些高校及科研机构内聚集了专业学科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如广西工学院是广西唯一设有车辆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校,该学科也是自治区的重点学科。在车辆结构的分析与优化设计,非线性大变形仿真模拟,发动机排放控制应用技术等均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多年来承担并完成了一批省厅级重大项目和科学基金项目,并与多家大型汽车企业如“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有密切合作关系。同时与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人才资源方面,聚集了车辆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重点学科的人才优势,于2006年被自治区批准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成为广西高校首批人才高地创新团队之一。此外,柳州的“广西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也聚集了许多可以整合利用的人才资源。柳州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及时跟踪专业学科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动向及与外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学习,学术访问及合作研究,形成了较强的信息资源优势。研发公共平台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及科技机构的实验室及设备资源优势。如广西工学院目前拥有汽车及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室8500平方米,设备总值1500万元。包括XH714立式加工中心,DL-T2000B型横流CO2激光器,PULSE3560---C12通道振动测试系统,DC—10E底盘测功机,DVC4000发动机测试台以及UG、NASTRAN、ADMAS、MARC、DAYTE等工程分析软件。广西汽车拖拉机研究所也拥有国际工程界三大CAD/CAE软件即美国MDI公司的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SDRC公司的I--DEAS集成工程设计分析软件和ANSYS公司的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组成的产品研发和分析系统――研发设计平台。柳州的这些科技资源优势为建立研发公共平台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
3、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初步构想
3.1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概念和功能
研发公共平台是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利用专业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机制,贯彻为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对专业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具有专业技术研发及咨询功能的服务体系。科技资源和服务体系是研发公共平台的两大要素,是平台运行的两个轮子,科技资源是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组织资源要素的总和。科技资源构成了研发公共平台的核心价值,服务体系是科技资源扩散的脉络。
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功能示意图:
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 | ||||||||||||
|
|
| ||||||||||
|
|
|
|
| ||||||||
技 术 研 发 |
|
技 术 服 务 |
|
专 业 咨 询 |
|
人 员 培 训 | ||||||
研发公共平台的研发功能:技术研发是研发公共平台的主要功能。研发公共平台不但可以充分整合柳州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科技资源,还可以利用柳州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脉,以及开发和利用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来为技术研发服务。
研发公共平台的技术服务功能:研发公共平台具有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可以利用科技资源的优势,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解决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研发公共平台的咨询及人员培训功能:中小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制造过程中,限于企业本身技术力量的不足,普遍都存在着专业咨询的需求。同样,因限于中小企业本身技术力量的不足,企业在提升技术水平过程中存在着人员培训的需求。研发公共平台的科技资源优势可以满足企业的这些需求,使科技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将立足于柳州,面向全国为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新产品开发研制的技术支持,成为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开发、制造、改进的重要技术服务机构和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
研发公共平台是在政府扶持下,由行业中介组织或其他民间组织创办的以技术研发为主,为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非盈利性技术服务机构。其主要的特点是为行业中小企业服务的公益性。
3.2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体系构建
政府通过整合我市汽车产业的科技资源,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及行业中介组织合作建设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其中,政府通过扶持和完善汽车行业中介组织,使之成为研发公共平台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成为研发公共平台运作的“润滑剂”。
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组织架构体系及相互之间关系,如图3.2所示:
(图3.2):
3.3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运行机制探讨
3.3.1 研发公共平台的组织管理体制
研发公共平台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间组织,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应有3 ~ 5名全时工作人员,负责制定平台的发展规划,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负责平台日常经营运作的管理及协调各方的关系。
3.3.2 研发公共平台的人力资源安排
研发公共平台除全时工作人员外,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主要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广西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人事局“双百工程”引智等人力资源。还可通过项目开发的形式,从国内外全方位引进科技合作或协作人才。
3.3.3 研发公共平台的资金筹措
研发公共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专项经费及科技三项经费。按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财办企 [2006] 73号》文精神,还可申请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补助资金;二是汽车行业协会向会员筹措的费用、技术研发成果及技术服务收入;三是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研发公共平台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非盈利性科技中介组织,在其运作的初期,政府的扶持性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注意的的是,虽然政府及有关各方的扶持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科技中介服务本质是一种经济服务活动,政府的扶持应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大前提下进行,切勿大包大揽,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应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几点建议
4.1政府应引导和扶持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建设
建立柳州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的作用是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人员培训问题。它对改变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散、小、重、低、弱”的状况,对柳州汽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发公共平台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在它成立的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在研发公共平台建设的选址、组织结构的布局及科技资源的整合上,政府应给予充分的引导;在研发公共平台建设的起始及开始运作的2-3年内,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与扶持和帮助。可喜的是,我市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对引导和扶持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建设有了一些认识和兴趣,并有由其职能部门或县区政府进行运作和管理的考虑。但是,我们认为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需由市政府牵头,整合全市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集团汽车专业的科技资源,并且与市汽车行业中介组织形成密切协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研发平台建得起来并运行得下去,目前考虑将研发平台建立在广西工学院优势较为明显。
4.2 研发公共平台应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
研发公共平台作为一个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服务的载体,要使他能有效运作,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道路。产、学、研合作就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者相结合,共同对涉及的事项进行合作。产、学、研合作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作为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它在诞生之初就天然的将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三者中,应明确各自的分工;政府要搭建平台为产学研的结合创造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大学是创新的源头,人才的基地,在产学研合作中是势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利益的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是动能。只有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才能利用产学研合作的优势,把研发公共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最大化,成为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的推动力。
4.3 扶持汽车行业协会,不断完善行业中介组织的功能
行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协调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规范市场行为,维护企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的社会法人团体和非盈利性组织。2003年9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柳州市汽车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作为汽车行业的中介组织,协会成立三年来为会员提供了参加展览会及信息咨询等多项服务工作。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行业协会的职能有限,在行业中缺乏凝聚力。其行业中介组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政府要把建立研发公共平台与扶持汽车行业协会相结合,引导两者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与行业中介组织功能优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完善其业务指导、专业服务、综合协调的功能。在坚持“民办、民造、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转移一些政府职能,将政府一些可管可不管,管不好的事情,放给行业协会去管,扩大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发挥其中介职能作用。在建立汽车零部件研发公共平台时,可以汽车行业协会作为依托,让研发公共平台、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之间能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化。
结束语:柳州汽车产业正呈现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到“十一五”末期,全市汽车产量将近100万辆,产值达1000亿元。如此巨大的产能对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实现把柳州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的目标,推动产业集群化是重要的途径。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无疑是一个促进产业集群化一个不可缺少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黎明等: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汽车电器·2006(9)
[2] 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4(2)
[3] 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开放时代·2005(11)
[4] 王辑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志强等: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6] 张一峰:论行业协会的功能及运行机制,商业时代·2005(17)
上一篇: 柳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 下一篇:浅谈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