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信息、分享信息,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叫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媒体,人类已经进入了以内容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沟通更加便捷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影响民心向背,如何凝聚共识形成“同心圆”?微时代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当前,各级统战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及省级市级机关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使之成为统战系统拓展宣传阵地的热门领域。如何让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道路,探索打造网络统战工作的新格局,增强统战工作的社会认同,是以互联网思维扩大“同心圆”的要求。
一、微时代背景下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的新趋势
目前,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各级统战部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教育引导、了解社情民意等重要信息化办公和事务处理平台,同时也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舆论生产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微信公众号拥有着新兴宣传阵地的开放性、便捷性、公众性,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意味着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凝心聚力的任务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统战系统的宣传干部站在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高度,结合微信公众号的特点,抓源头抓解读,真正做到“以微知著”,以“微”凸显出“强”。
(一)新闻信息的声、画、图、文结合形式
在社会大转型背景下,人们的时间呈现碎片化,想要在零碎的时间里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长篇大论的信息已经不符合社会潮流,因此,微时代里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具有高度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冲击力,受到大众的高度青睐。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的可视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表现形式,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是指利用形象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受众提供直观的新闻报道,让受众在良好的视觉感受中享受阅读体验,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平台特性,可以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传递信息。首先,运用图片和文字配合传递新闻信息是当前新闻媒体广泛采用的报道形式。在到处充满影像的时代,要想引起人们的关注必然要从影像上下手。另外,新闻图片具有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形象生动性等特点,因此,大量的、高效的新闻图片成为各家媒体的必杀技。在微信公众号中,运用图片和文字配合传递信息可以丰富报道内容,提高视觉冲击力。其次,运用音频和视频传递信息。像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运营的“中国农工民主党”微信公众号,在其推送的文章中,除了配图之外,还有插入一些新闻相关视频,让受众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更好地感受新闻事件的现场感,真实感。
(二)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网络化、亲民化
我国传媒经济学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说过:“传播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受众注意力的竞争,传媒参与竞争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传媒向受众展示自己‘卖点’的过程”。因此,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特别是在当前微信公众号泛滥的媒体情境下,如何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呢?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标题引发读者关注。因为,由于媒介信息的海量性特点,阅读碎片化是人们阅读的主要特点,所以,85%的受众在阅读新闻主要观看标题,如果标题具有吸引力,就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渲染引起受众对事件的高度关注。
以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运营的“统战新语”为例,《【图鉴】确认过眼神,你就是自由职业人员!》《【点赞】五四,为统战青年打Call!》《【侃言】三个字告诉你统战部是干啥的?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换届·盘点】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全家福”!》。从这些标题,我们可以看出,感叹词、感叹号、省略号、问号在标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这不仅能增加语言表达的强烈的程度,而且能够吸引受众注意力,增加阅读兴趣。并且标题颠覆了传统纸媒的正统形象,在遣词造句上采用了大量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大胆采用口语化表达,因此能够有效引发强烈的关注。
同时,微信公众号通过标点符号等隔离方式,如使用“【】”“|”等,在标题中设置关键词,突出主要内容,节省读者时间。2018年7月13日,“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推送题为《【述学】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文章,把内容归类为学习理论一类,使用“【】”符号进行设置关键词,突出文章的核心思想,让读者在挑选喜欢的内容时,一目了然。
(三)新闻文体的软文化、生活化
微信公众号在文体的选择上,更加自由灵活,可以看到各种文体的报道交叉使用的情况,同样一篇新闻报道可以看到运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进行呈现,通过不同文体的混合使用可以让新闻在信息泛滥的微信公众号中脱颖而出,改变传统新闻媒体单一、枯燥的文体形式,生动的展现文章的主要思想。同时,由于不同文体所侧重表达的内涵有所不同,例如,消息侧重信息的告知,言论强调观点的传递、散文可以陶冶情操,通过软新闻内容,语言上贴近受众,找准新角度,脱离生硬的宣传形式,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既能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又能通俗化的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另外,除了头条重要新闻之外,微信公众号上出现了很多涉及生活小技巧、养生、食品安全等贴近生活的内容。如2018年7月17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三伏天养生有讲究》,不仅时令上契合,而且与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微信公众号不再是一个新闻传播媒体的身份,而是一个可以传播生活小知识的“身边人”。
(四)新闻内容的评论性、互动性增强
微信公众号为了打破媒体上位者的姿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感,会在文章阅读页下方设置“写留言”,读者可以在阅读内容之后,留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并且留言将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一些微信公众号会有针对性地回复读者留言,与读者互动,回复形式多为提问式、调侃式内容等,也会使用一些表情符号回复用户,凸显其活泼性。
读者除了以点赞文章的形式关注文章外,还可以给留言内容点赞。留言会以点赞多少的形式进行排列。点赞越多,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读者活跃程度越高。点赞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传播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在与读者的互动形式上是多样性的,除了留言功能和回复外,采用发红包和送流量等形式与读者互动,也是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形式之一。如通过口令红包的形式,给读者发红包,口令内容一般围绕时下热点,节日气氛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关注量。
二、微时代背景下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微信公众号已成为统战系统的一个新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和聚拢人气的互动平台。但从实际运营情况看,统战系统内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悬殊。
(一)内容官方色彩浓,语态不够鲜活
目前,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多是常规的统战要闻发布、工作动态呈现、统战政策解读、统一战线成员学习交流等内容,政策性强,语态庄重,官方色彩浓,容易降低信息的亲近性。在信息发布形式上,以纯文字及简单图文为主,鲜见符合移动用户接受喜好的图解、视频等,信息吸引力低。总体观念仍趋于保守,没有摒弃传统古板的说教式传播,使得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在信息发布上呈现出机械的流程化特点,话语方式较为单一,硬传播多,传播技巧少,人流不足,将导致平台的宣传、舆论引导等作用难以发挥。概括来说就是,内容不够丰富、亲和力弱、文章阅读量不高、互动性不够。
(二)平台互动性不高,参与度低
微信公众号中,单从阅读量来判断公众号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量高,只能说明标题吸引人或者推送时间正确,而文章被点赞数,才是考察微信平台互动状况的重要指标,这更能体现文章的受欢迎程度。与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的微信公众号相比,许多地方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相对局限,除了在阅读量与点赞数能看出用户的互动性外,在文章留言互动的平台里几乎为空白。
互动交流原本是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其他通信平台相比,所拥有的突出优势。而目前统战系微信公众号却似乎并没有将其优势得到有效价值发挥。其缺乏网络调研、网络议政、网络监督、组织社群活动等用户深度参与的互动形式,用户参与度并不高。当微信公众号信息冗余、互动性弱时,容易导致平台的价值性降低。
(三)人力物力投入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由于受经费和人员编制的制约,一些地方的统战系统微信公众号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统战宣传干部队伍中,除了相关人员需要熟悉各项网络化信息业务工作,定期管理和维护网络平台的运营,有充足的网络技能,如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与统战成员沟通能力等;还需要有较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敏感性,对统战思想有强烈的责任感意识,以亲和的姿态与统战成员沟通交流,提高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往往从事网络统战工作的人员还要身兼其他工作,甚至没有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因此会使得微信公众号更新速度慢,也没有抓住用户浏览微信公众号的最频繁时间段定时发送信息,出现闭门造车与故步自封的情况,向外界辐射信息效果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