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桂喜
基层组织是实现各民主党派政治任务的基础,是各民主党派联系各自成员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基层组织的发展工作,是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工作受到许多客观和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导致基层组织发展比较薄弱。因此,加强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的发展研究是我们每位民主人士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意义的认识
(一)是提高民主党派新时期参政议政职能的需要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也是民主党派的立党之本。民主党派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的基础,大量党务工作的落实是从基层开始的,绝大多数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在基层,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民主党派整个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民主党派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新时期下参政议政的职能,真正成为与执政党并肩奋斗的高水平的合作者。
(二)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参政党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决定,组织成员积极参加本党派的各项活动;接受中共基层党委的领导,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推动成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了解成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向本党派上级组织和有关方面反映;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组织成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政治学习,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反映成员的意见和要求,关心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团结,共同进步;做好发展成员的工作。实践表明,参政党的组织发展工作、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建设,都要落实到基层组织;参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都在基层组织。充分认识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新时期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前提条件,对提高参政党组织化程度和发挥参政党的整体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树立社会形象和展现政治面貌的基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是塑造参政党各级组织形象,提升参政党成员的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也只有加强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基层组织在基层单位的参与民主管理和间接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才能逐步改变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组织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
(四)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以民主党派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民主党派的生存和发展,也事关与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长期共存。搞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为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出谋划策,这样才会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组织保障,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