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革委员提案

柳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议

  • 2014-11-26    

内容导航:

一、建设现状

我市遵循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创新机制的原则,依托各类培训资源,针对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人员、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新经济社会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广大农民群众等,深入开展农业实用人才培训。近三年培养农村生产型与技能型人才126183人次。其中阳光工程培训20594人次,绿色证书工程培训30650人次,科技入户工程培训29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训1320人次,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训1629人次,农家课堂培训39330人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29760人次。现柳州市有科技示范基地45个(自治区级18个、市级27个),农作物标准示范园5个(国家级1个),农村专业协会、合作协1000个。

(一)人才团队建设:在柳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我市构建了柳州市茶叶人才小高地与柳州市桑蚕丝产业人才小高地。我市以人才高地为人才聚集平台,紧紧围绕我市茶叶、桑蚕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以产业富民为目标,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作用,不断加强人才团队及人才技术平台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为产业发展集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累计聚集123名各级茶叶、桑蚕专家,其中自治区以上48人、市27人、县21人、企业27人。这123名专家全部是中级以上职称,其中有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名,正高职称29名,副高职称32名,中级职称50名。通过人才的聚集,同时,通过人才小高地凝聚产业科技力量,全面推进柳州茶叶、蚕业的科技进步和茶叶加工、茧丝绸产业的升级,推进茶叶、桑蚕产业快速发展。

三年来,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了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茶叶学会、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等20名专家50多次来柳考察指导。通过“送出去”的办法组织市、县技术人员与企业骨干127人次分别赴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加大了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科技平台建设:以人才小高地项目建设为依托,组建了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分中心、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项目“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水生蔬菜西南繁育中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蚕桑产业柳州市综合试验站;成立了柳州市桑蚕丝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柳州市茶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而进一步聚集了成员单位的科技资源,加强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引才聚才环境。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我市的农民培训工作还存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及主动接受培训的意识不强;经费不足、设备欠缺、师资薄弱等问题。

2.企业技术骨干理论基础欠缺,制约了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3.人才培养面深度有待提高,引进专家类型有待优化调整。

    (二)建议

1.深化专项培训内容,提高本地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推广职能拓展、手段变革,农技推广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机化农技推广工作重点,对从基层选拔的农技推广骨干开展培训,创造条件支持他们研修深造,提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针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现状,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选拔素质较高、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担任特岗人员等。

2.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实施企业骨干系统培训计划。创新人才政策是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手段,是帮助人才成长壮大的重要措施。参与农业专项培训计划的涉农企业,建议在土地流转、经费资助、信贷发放、税收减免等方面形成一整套政策,构建起扶持政策框架,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为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