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续推进ECFA进程及对两岸经济政治融通的影响之二

  • 2012-10-12    东风支社 李霞

内容导航:

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互惠互补、相互依存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中断近十年的两会协商得以恢复,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两岸共同认识到,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的大陆与台湾,不应置身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之外,两岸同胞期盼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两岸签署框架协议,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相比,框架协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框架协议是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协议。一是双方着眼于两岸全局利益,做到了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务实协商、合理安排;二是双方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彼此关切,结合两岸产业互补性,达成了一个规模大、覆盖面广的早期收获计划,两岸民众得以尽早享受贸易自由化的利益;三是大陆方面充分理解台湾经济和社会的现状,着眼两岸经济长远发展,未涉及台湾弱势产业、农产品开放和大陆劳务人员输台等问题,体现了大陆方面最大的诚意和善意。

第二,框架协议是开放、渐进的经济合作协议。框架协议规定,两岸将在框架协议生效后继续商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单项协议,逐步推进两岸间的进一步开放,最大限度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第三,框架协议是全面、综合的经济合作协议。框架协议的内容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划。框架协议既关注协议签署后带来的即时的经济效益,关注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关注两岸经济的长远发展,关注两岸人民的福祉。

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济合作搭建了一个制度化的平台,但这只是两岸制度化合作的开始,两会专家将根据框架协议的规定尽快完成各单项协议的协商,不断丰富和完善框架协议的内容,务实推动两岸在各领域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让两岸人民全面感受到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的好处。

 

第二部分、台湾方面推动ECFA的主要目的,“台湾黄金十年”与“十二五规划”紧密相关互动

 

一.签署ECFA是台湾方面先提出来的,201029日,马英九表示,两岸经济协议(ECFA)内容包括减免关税、投资保障与保障智慧财产权三大部分,目的是“帮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湾竞争力”台湾方面认为推动和大陆签署ECFA主要有三个目的:

  一是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目前虽然两岸都是WTO的成员,但是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仍有许多限制。

  二是避免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体系中被“边缘化”。

三是为促进台湾经贸投资“国际化”。
  

二.台湾黄金十年与中国大陆十二五规划紧密相关

两岸签署ECFA以后,对台湾的经贸发展而言,可以建立两岸经贸交流秩序与机制,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提升双方的合作水准与成果;对大陆而言,经由关税降低,原料、零配件的输入更加便利,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进而增加劳工福利与整体社会福利水准;因此,ECFA的签订对两岸人民而言,是互利互惠、共创双赢的重要机制。

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之后,其主要的愿景就是让世界走进台湾,并让台湾走向世界,要藉由这个协议的签订,配合许多培元固本的方案,改变台湾在亚太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因此于2010年,马英九政府便提出了台湾在后ECFA时期打造黄金十年的经济战略,包括爱台十二项建设[1.全岛便捷交通网;2.高雄自由贸易及生态港;3.台中亚太海空运筹中心;4.桃园国际航空城;5.智慧台湾;6.产业创新走廊;7.都市及工业区更新;8.农村再生及农地改革;9.海岸新生;10.绿色造林;11.防洪治水;12.下水道建设]、六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精致农业、观光旅游、医疗照护、文化创意]、四项新型智慧型产业[1.广义的ICT产业(通讯、资讯、光电及半导体)2.绿色能源产业;3.医疗设备产业;4.制药等生技产业计划]、四大新兴智慧型产业[云端运算、智慧绿建筑发展方案、智慧电动车发展方案、发明专利产业化]、十大重点服务业[国际医疗、国际物流、音乐及数位内容、会展、美食国际化、都市更新、WiMAX、华文电子商务、教育、金融服务] 等,并成立全球招商专案小组,适时提出全球招商方案,除了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招商外,也鼓励台商能够回台投资,并定期检讨招商策略的成败;另外,在国家安全会议下成立全球经济战略小组,除了监督追踪创新、招商,以及投资等工作的推动之外,也做为策略整合的平台。2011年以后,台湾已经进入后ECFA时代,如何把握契机,共创两岸双赢局面,对打造台湾经济的黄金十年尤其重要。

约在同段期间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自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并提出一个规划中心、二个调结构主轴、三个配套措施、四大面向,以及五大目标等为规划内容,用以全面打造小康社会,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自两岸於20106月签署ECFA协议以后,两岸的经贸关系日愈密切,因此,不论是台湾的黄金十年,或是中国大陆的十二五规划,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互动性。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