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需要提高五项能力
一是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演变,自觉坚持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维护历史形成且符合中国实际的政党格局,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认识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明辨是非,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理智和坚定;努力扩大和加深政治认同感,并为此孜孜追求而不懈工作。
二是提高建言立论能力。着眼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难点,立足自身优势,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在深知情、知真情上深化感性认识,在勤于思考、长期分析上升华理性认识,乐于建言,善于立论,建言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方法论特征,立论突出理论性和思维方法论特征,建言建在关键处,立论立在深层次,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提出新举措、探索新思路,促进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立深远之论,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是提高合作共事能力。着眼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大团结大联合永恒主题的体现,紧紧围绕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中华民族以“和”聚力,以“和”成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做好反映民意、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增进共识、形成合力的工作,与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在实现共同奋斗目标中发挥自身价值,在亲密合作中达到共同进步。
四是提高民主监督能力。着眼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深入落实和民主法治建设,深谙参政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是以协商讨论和批评建议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是民主对权力的约束,而不是权力对权力的制衡,本质体现为一种民主权利,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有其鲜明的广泛性,包容性和有序性等特点的内涵规定性,努力确立挚友和诤友站位上的依法监督意识,立足宏观、全局和主流,重点是对民主法制监督和决策监督;正确处理勇于监督与善于监督的关系,突出监督的实效性。要正确理解、积极践行民主监督实质是通过提出意见,陈述建议,增进共识,增大合力,维护大局,团结协作干事业,共同进步的民主监督总原则,本着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中肯的批评和建议性的意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时期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
五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着眼于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特点,正视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社会群众多方面的利益要求,遵循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规律,建立科学的组织体制和协调机制,正确划分职责和职能,有效配置组织资源,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努力运用协调机制,通过充分协商的途径,权衡多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组织团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督导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不断改进制度安排,完善组织决策的制衡机制,加强组织活动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于之相配套的工作艺术规范,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丰富民主形式,提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切实增强民主党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增强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
上一篇: 新时期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之三 || 下一篇:新时期如何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