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与柳州,一个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故里,一个是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之故地。8月6日的笔会现场,来自两个同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的书画名家同聚一堂,同展技艺。在众人期待下,通力合作的画作由单一线条变成完整作品时,也把书画家们之间的交流推向了高潮。
两市书画名家携手作画
你画山水,我画人物;你画紫藤,我画牡丹……柳州、内江两地的书画名家在进行明确分工后,便开始在两张洁白如雪的宣纸上起笔。
其中,一幅是以山水为主要内容的创作。只见在内江画家的笔下,看似沉闷、简单的笔墨突然变得灵动和丰满起来,寥寥几笔后,一座伟岸的大山、一个骑着牛背上的老头等内容便呈现在眼前。随后,柳州的画家又在此基础上继续创作,用远山、苍松等内容画龙点睛,整个画面瞬间连为一体,变得饱满起来,给人一种宁静致远之感。一些细微处的色彩点缀,更增加了画面的灵性。
而另一幅以花鸟为主要内容的画作,作者将绘画思想巧妙地融入笔墨、色彩和情趣之中,雍容华贵的红牡丹,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的紫藤,枝俏高洁的梅花,百花竞开,争妍斗奇,就连小蜜蜂们也飞来观赏,带来一股春的气息。
两幅画作完成之后,南宁邕江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邬文伦不停地拍手称赞:“这两幅画作是川味与广味结合,整个布局一气呵成,不愧为大家名家之作。”
根据创作的意境和交流合作的意义,集众人之智慧,两幅画作的名字也敲定下来——《文化之水本同源,柳江沱江万里情》和《春色满园》。
柳州文化应走深和精之路
一次交流,就让内江不少画家对柳州的山水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表示以后有机会会介绍更多的画家来柳写生。
第一次来柳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王少农,这次带着他的夏布画《霞朝染芙蓉》来参展。柳州的城市建设和自然山水让他十分赞赏。他说,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然环境好,有利于孕育大师名家。看得出,柳州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来打造城市面貌,形成今日柳州的大度、气度和风度,能够包容和接纳百家文化,有机会会叫他的学生过来写生。
“我建议柳州文化还要注意深度。”王少农认为,柳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是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之故地,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注意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此外,柳州文化还要注重精度,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文化的发展之路,把文化做精,实现差异化发展。
“柳州文化底蕴很深厚。”在游览柳州市博物馆、奇石馆、柳侯祠等地后,来自内江市政协书画院的画师罗解东也表示,柳州的文化氛围浓厚,自然山水秀美,对于画师创作的灵感很有帮助。希望两地画家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与合作。
参与创作之一的柳州画院书画家梁寿城说,这次两地画家的交流与合作,不但可以让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对于推进两地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增进两地友好往来都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两市政协主办的内江—柳州书画联展文化交流侧记 || 下一篇: 柳州内江书画联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