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科卫体委员会
内容导航:
近期,政协文教委通过走访柳州市卫生部门了解到,2007年-2012年是柳州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高峰期, 医技越来越高、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参合农民越来越多。卫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群众就医得到更多实惠。
医学博士越来越多
在柳州各个行业中,高学历最集中的就是医学行业。据2007年底与2012年6月30日的两组统计数据显示,柳州引进的医学博士从49人增加到57人、硕士从492人增加到731人,高学历人才带动了柳州医疗技术提高。
几年间,柳州卫生技术人员由1.64万人增加到2.29万人,增长39.6%;柳州市各个医院就诊能力也在提高,与2007年比,2011年柳州市各医疗机构全年诊疗总人次由1254.47万增加到1875.77万,增长49.5%。目前,柳州市卫生资源总量和每千人口拥有卫生资源的指标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
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与2007年同期比较,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2.38/10万下降到20.25/10万,新生儿死亡率从7.67%。下降到4.48%。,婴儿死亡率从12.61%。下降到7.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5.61%。下降到8.97%。,健康水平优于全国和全区的同期平均水平。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参合农民逐渐增多
2007年前,柳州市仅在部分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试点工作,2008年全面推广新农合制度,当年全部覆盖六县四城区农村居民。2007年以来(至2012年9月30日),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18.03亿元,支出补偿基金12.55亿元,基金使用率达到69.61%,全市共有392.8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农民医疗负担不断减轻。
如今,农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新农合补偿政策进一步完善,补偿力度、范围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启动实施的“100+0”住院补偿制度,参合农民住院时,仅需缴纳100元的起付线费用,其余符合新农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实行全免,由乡镇卫生院与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按相关规定据实结算,农民受益面大幅扩大。
医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柳州市卫生事业投入占政府支出比重由2007年的不到5%跃升到2011年的8.1%。其间,利用国债项目(中央投资)、自治区项目、柳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投入、医疗机构自行投入等方式,共投入资金达22亿多元,新建了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县级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对市工人医院、柳铁中心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二妇幼保健院和全市15个县级医院、84个乡镇卫生院、736个行政村卫生室、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改(扩)建,建设业务用房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新增病床4400张。投入资金之多、建设规模之大、涉及医疗卫生机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药物零差价让患者受惠
从2010年初开始,在政府开办的92个卫生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实行基本药物的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费用均有所下降。实施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建立“定编、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新机制及新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
如今,医疗改革又向公立医院扩展,鹿寨县3家县级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实施所有药品零差价销售,调整鹿寨县医疗服务价格,建立新机制,落实政府补贴等医改新政策。
上一篇: 我市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 下一篇:不畏强敌 敢于亮剑 捍卫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