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莅临柳州高中做“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专题报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各县区有关领导,驻柳部队、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有关领导,各城区教育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市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和市教育局机关干部、二层机构人员参加报告会,各县、区的部分领导分别参加了各县区分会场的视频报告会。全市中小学校领导、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共2000多人参加视频报告会。报告会由市教育局局长撒忠民主持。
陶西平从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改革、得失谈起,全面分析各国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将更具战略性。他说,现阶段,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正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的迫切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陶西平指出,《纲要》对培养创新人才有明确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纲要》也指出了明确方向——“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陶西平深情地说:“柳州是祖国的边陲城市,培养创新人才要坚定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
陶西平说,走内涵发展之路要强化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师生对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文化、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同感。要获得核心竞争力,每一所学校必须着眼于为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发展服务,用创新的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生、教师获得成功的体验。素质教育的成败在于教师素质,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多给教师培训、实践、研究、反思的机会,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学校的历史,学生的成功就是学校的荣誉。陶西平强调,坚持人本性——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坚持开放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
陶西平说,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形成一个领域的卓越。学校的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每一所学校应当恰当定位,形成特色。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在论述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环节中,陶西平例举大量国内外学校特色发展的成功事例,进一步论证现代化教育的学校格局——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陶西平最后说,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到达边缘,到达本源”。希望柳州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坚持素质教育,始终着力于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市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黄松涛参加了当天的报告会。
上一篇: 春 风 化 雨 颂 经 典 || 下一篇:魅力无限的“快乐篮球” 爱心无限的柳太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