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20日,受强降雨影响,“柳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
守万家烟火,护一方安澜。汛情面前,我市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防汛救灾一线彰显担当作为。
城中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建立起“城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防汛联动机制,“拉网式”“地毯式”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防汛隐患排查和警戒提醒,协助转移撤离商户、群众等。“我们坚持水退人进,辖区每条街道各路段的清淤工作都有党员干部实名负责,大家抢抓时间连夜奋战10多个小时,终于让受淹路段、沿江步道恢复以往的干净、整洁。”城中街道东门社区党委书记黄俐说,关键时刻“召必回、战必胜”是党员的责任担当,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与武警、环卫、消防等紧密配合开展清淤工作,并联合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为群众筑起防汛救灾“红色堤坝”。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组织力凝聚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1.47万个基层党组织、22.95万名党员干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在干事创业中淬炼担当。
强基固本,凝心铸魂。我市强化党建引领,“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工程进一步提质增效。实施“民族团结一家亲”行动,通过党员教育培训,让927名乡镇党员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施“强基赋能”行动,大力推进“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6个乡镇获评自治区基层党建“示范乡镇”、91个村党组织获评自治区星级村党组织;实施“治理效能提升”行动,通过解决基层治理复杂问题、创建党群议事平台、推动全市920个居民小区成立业委会(物管会)并规范运行等,不断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实施“服务发展提质”行动、“两企三新”攻坚行动,激励国有企业党员骨干“揭榜挂帅”“赛场选马”推动300多个攻关项目立项,抓好园区新质生产力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争当挺起柳州工业脊梁的“排头兵”;实施“培元固本”行动,高标准抓实抓细发展党员工作,持续深化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行动,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我市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稳固壮大。今年以来,我市提拔、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中,有经济专业背景的干部占总人数的70.4%,优秀年轻干部占总人数48.1%,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我市深入实施年轻干部一线锻炼“六个一批”工程,围绕全市“3+3”重点工作部署,先后选派8名年轻干部赴区外挂职锻炼,选派51名干部派驻县区担任实体经济服务员,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同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今年以来市委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59名敢担当善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对“躺平”式干部动真碰硬,树立担当实干“风向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群贤毕至,活力倍添。我市强化产才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蓄水池”进一步加足马力。聚焦产才深度融合,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认定人才429名,其中高层次人才83名,柳工集团总工程师林明智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柳工集团获批“国家人才引智示范基地”,柳州宏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联合市科技局制定柳州市校企合作专项行动方案、校校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管理办法等措施,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以“包干制”支持广西科技大学三年109名博士入企服务,探索“校企双聘”机制,赴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院校开展“问技”活动,帮助122家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基层组织、干部、人才“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为我市建强战斗堡垒、锻造“铁军队伍”、激发人才支撑注入动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下一步,我市将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这个战略首选方向,突出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不断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工程“六大行动”,全力抓好制造业人才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加快打造柳州第四大支柱产业,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一篇: 我市召开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调度会 || 下一篇: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