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一座“烟火气”很浓的城市,自柳州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着力于规范秩序、营造良好卫生环境,大力发展“夜经济”,并辐射带动周边的商业业态,使市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连日来,记者沿着桂中大道的九州美食城、乌托邦音乐城,来到柳州城市会客厅窑埠古镇,接着过桥到对岸的市中心五星商圈的风情港便民夜市,再由滨江西路转入北雀路胜利烧烤城……从华灯初上逛到灯火阑珊,柳州各“网红”夜市、街道上人头攒动,不断遇到结伴“打卡”的外地游客和市民。
夜市小摊升腾起的热气,是工业柳州绵延开来的“烟火气”。
“柳州越来越好。我们夫妻俩从广东来这里创业,6年多时间,从一间几张小桌子的小门店发展到今天拥有了30张桌子的大店。”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窑埠古镇经营夜市的老板刘凤玲说,今年以来生意特别火爆,外地游客夸柳州干净整洁、东西实惠好吃,“我们的生意越做越有干劲”。
与之相隔3个店铺,是90后小燕刚开的一家民族服饰租赁店,3月29日晚11时还有游客来租服饰拍照。
夜晚,最具人气的还是热气腾腾的美食小吃摊。风情港便民夜市、胜利烧烤城,天气好的时候,能从晚上7时持续热闹到次日凌晨1时。
“市场将采取淘汰机制,不断优化夜市的品质,推动市场‘夜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攒人气、聚财气,抓好安全和卫生巡查才是长久之计。”胜利烧烤城负责人陆毅、风情港便民夜市负责人冯柳安如是说。
柳州用心用情“宠粉”的举措层出不穷:职能部门督促商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增加垃圾桶及保洁频次,制定“打卡”交通攻略,社区书记拍视频教市民、游客逛夜市……
每天凌晨1时许,打烊之后的风情港夜市,保洁人员开始入场忙碌,用烧碱、清洁液、高压水枪冲洗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整洁。家住曙光东路的市民韦燕燕说:“我也喜欢逛夜市,热闹过后没有留‘麻烦’,这是我们住在附近最需要的。”
柳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夜市附近的道路只有外卖车辆能进,不用怕堵车,一天能跑30单到40单。”在柳州当了3年多外卖员的蓝晓琴说,阳光100商圈、五星商圈的夜市附近设有外卖专用车位,电动自行车不用再到处“钻”位置了。
“开门创城,众志成城”,创城事关全体柳州人的荣誉感。位于中山中路附近的“网红”消防栓,一到周末晚上,就有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拍照留影。五星社区党委书记吴秋艳说,经过组织疏导,现在市民、游客会自觉排队拍照。
在百年老巷黄竹巷,“烟火气”很地道。居民韦玉群说,这里实现了从无专人管理到人人是“管家”的转变,大家主动参与小巷环境治理维护,小巷27家个体商户共同出资支持自管自治。
“今年持续优化完善窑埠古镇、五星商业步行街等18个商圈开放公共资源用于开展活动机制,创新消费场景。”市商务局局长杨志刚说,我市将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夜经济”,通过创新监督管理模式、优化审批服务方式等保障措施,指导打造两三条特色“夜市一条街”,丰富“夜经济”消费形态,打造城市消费新动力。
上一篇: 我市出台“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 下一篇: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