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柳东新区的广投(柳州)数智科创中心里,广西湃博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特种机器人正在进行受限空间环境测试。该企业由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生团队发起成立,面向“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极限环境,研发制造特种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高危、高成本的维护作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石油化工、水电、市政网络等领域。
这是“智造柳东”的生动注脚。在自治区、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指导下,位于柳东新区的一宗存量工业用地被调整为兼容工业、商业与科研功能的混合产业用地。今年1月,广西投资集团利用这块土地成立柳州区域公司,打造广投(柳州)数智科创中心,成功盘活285亩存量工业用地。目前,广投(柳州)数智科创中心已有3家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落户,5家企业正在洽谈入驻,今年底可形成机器人产品规模化制造能力,进一步激发柳东新区、柳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新区之新,源自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柳东新区以“七个一批”工作机制为抓手,聚焦主业、凝聚合力。上半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工业“稳定器”持续发力,产业向新向外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柳东新区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0.7%,带动耐世特等上下游企业量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4.66%,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财务总监侯军看着忙碌的生产线说,今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90%,目前正满负荷生产。该企业出口的新能源电池1月至6月同比增长370%,凭借技术创新和优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广泛认可。
项目“加速器”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柳东新区运用驻点招商等多种手段,推动产业牵引集群成势。今年上半年,新区新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完成约156亿元,成功签约湖北程力专用车生产基地、深圳君合东方独立储能等1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与此同时,柳东新区把工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强化要素支撑,推动宝时达、柏文盛世等一批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并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柳东新区还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企业一对一服务,形成问题收集、派发、落实反馈闭环;加强政策宣贯,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工业奖补资金和银行贷款;助企降本增效,推动建立新区阶梯气价机制,持续提高生产保障水平,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用能等各类问题,营造让企业安心的发展环境。
柳东新区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正逐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迁,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创新策源地。柳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度量表示,下半年,新区将扛起工业发展主战场的责任,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分析弱项、补齐短板、挖掘增量,全力巩固产业发展优势,攻坚薄弱环节,持续在招大引强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动能,同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上一篇: 2025面向东盟文化交流合作论坛在柳举行 || 下一篇: 我市两个项目获评广西工业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