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明察细访选干部 严管厚爱促担当

——我市开展“三进三访三察”活动提升工作水平综述

  • 2019-02-13   《柳州日报》   记者 廖冠华 通讯员 廖得戎

内容导航:

白沙大桥正式通车,柳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锦绣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定超非常高兴。他在项目征地拆迁中扮演“救火队长”,确保了白沙大桥的按期通车。在去年我市开展的干部识别考察“三进三访三察”活动中,走访组听说王定超的事迹后,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得到柳北区党员干部的一致推荐,市委组织部门向市委动议提拔使用王定超。

深入一线全方位考察识别干部,王定超只是我市通过实施“三进三访三察”活动发现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常态化实施“进一线、进项目、进现场,访班子、访干部、访服务对象,察政治品质、察专业素养、察工作实绩”活动,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方法。

上门访 主动听

构建一线考察干部常态机制

如何在火热的干事创业中发现干部、使用干部一直是市委组织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化被动为主动,经常性、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才能全面考察识别干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丽娟介绍,组织部门主动贴近服务开展“三进三访三察”、构建一线考察干部的常态机制是我市大力推进精准识人用人的“妙方”。

在“三进三访三察”活动中,我市派出7个走访组,用了8个月的时间主动对接县区、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全覆盖走访,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的走访覆盖所有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没有固定的目标。还会选择一些全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和对象,在项目现场识别干部。”市委组织部干部三科科长黄誉说,王定超就是我市依据“吃劲岗位”现场识别干部的典型。2017年以来,我市从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城中村改造、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一线提拔了近10名处级干部。

列清单 促整改

优化提升领导班子和干部素质

每一次走访结束,市委组织部都会再次回到走访单位进行反馈,既点出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干部的情况,也列出运行不顺畅的班子和不适宜、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对研判中发现履行职责不力、担当意识不强、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果断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走访中发现,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名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行职责不够到位,立即被免职调整。业绩平平也不行。融安县一名党外副县长干部,工作一直打不开局面,调整分工后仍然不在状态,经谈话提醒后改进也不大,走访组建议立即调整。近年来全市先后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处级干部20多人,有效促动了广大干部的神经。

今年我市还对两个闹不团结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对10多个抓党建工作不实、培养管理干部不到位的班子提出了整改要求,并约谈了11名慵懒散的处级干部。

识准人 用好人

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在识别选用干部的过程中,我市把考察触角向基层一线、项目现场、服务对象延伸,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拓展。

市城市照明管理处党委书记姜浔,提拔使用前是市白蚁防治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在这个外人看似“冷门”的岗位上他埋头苦干、大胆创新,推动全市白蚁防治的早介入、全覆盖。在“三进三访三察”中,姜浔兢兢业业的扎实作风得到同事和群众的赞许。

谈起“三进三访三察”,姜浔感受颇深:“以前的考察是从上到下,现在是从下到上,更注重干部的群众认可度和干部的实干担当,这给了那些不是热点部门、不在热点岗位一样创新苦干的干部展现机会。”我市既注重一线,同时又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城创卫、脱贫攻坚、服务民生等工作中提拔重用了一批干部,先后有15名副处级干部被提拔为正处级,20名正科级干部提拔为副处级。

据了解,我市通过对10个县区、2个开发区、82个市直单位、9家市属企业领导班子、1110多名处级干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收集到建议500多条,实现了一线考察干部的常态化。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