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中区三门江社区居民和民族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格外高兴——曾经让他们心烦的黄泥地,如今已经被漂亮整齐的绿化小游园代替了。
“与学校东南角一墙之隔有一块未绿化平整的裸露黄泥地和3米高的土堆,大风天尘土飞扬,周边居民甚至还在那里偷倒垃圾。”提起曾经的黄泥地,民族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意见颇多,“后来城中区静兰街道党代表工作室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市党代表率队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协调市园林局对地块进行了平整绿化。”如今,那里已经成为居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其实,三门江社区居民对党代表工作的肯定,得益于我市创新探索推进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
自2014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党代表任期制工作联系点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柳州市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工作实施方案》、市级党代会年会等“1+8”制度文件,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实施方案》、代表办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办法等“1+3”制度文件,在全区率先建立起配套完备的党代表任期制工作体系,推动党代表走到“台前”,以在全市建立起的115个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搭建起为城市发展献智、为群众解忧的“连心桥”。
“我们创新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机制,通过推行代表履职‘3+N’模式,畅通党代表建言献策渠道,丰富党代表服务群众的载体。”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3+N”的“3”即党代表通过“党代表接待日”“党建调研月”和“年会提案制”三种途径参与党的建设,“N”即推动党代表通过“党代表直通车”、参与党建重点热点问题研究、列席全委会等多种形式有侧重地参与党的建设。
如今,我市已经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党代表履职机制,在城市的各个领域都有党代表们活跃的身影——471名党代表组建成115个活动组,每个季度定期深入工作室开展接待日活动,截至目前共接待了党员群众4223人;每年确定党建调研主题,以代表团为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党建调研,形成了33个党建专题调研报告;党代会期间共收到提案上百件,90多件转化为提议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办理。
与此同时,一个个民生热点问题也在党代表们的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桂中大道下穿通道卫生状况差,党代表协调环卫所对通道进行专职定期清理;静兰小区、华展华园等路段没有公交线路,党代表与有关部门协调新开501路公交线覆盖该小区路段;柳北区雀儿山街道门前路段曾经是脏乱差路段,经党代表协调整改变成了风景靓丽的景观路;柳南区钢圈厂生活二区缺少室外活动场所,党代表协调后,因地制宜打造健身公园……
“我市还开创了代表意见建议市县乡三级联办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推动意见建议的督促办结。2016年以来全市市级党代表通过进驻工作室收集到意见建议1500多条,当场解决或解答的有800多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的有700多件。有效强化了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实效。”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