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柳江区以党建引领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综述

“3+”成合力 发展有动力

  • 2018-07-06   《柳州日报》   通讯员 刘斌 谢生杰

内容导航:

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柳江区现有100个村(含农村社区),如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党建引领,丰富“企业+”、扶持“产业+”、鼓励“电商+”的“3+”模式,是柳江区的成功探索。今年15月,柳江区村级集体经济合计约收入227.65万元,平均每个村2.28万元。15个贫困村中就有10个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企业+”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促进了乡村振兴。进德镇龙新村与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企业+支部+贫困户”模式,在村屯建立加工手套作坊,吸收贫困户参与生产,助力脱贫攻坚,并创造每年4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穿山镇高平村与广西爱之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公司+支部+资源”模式,以17亩集体土地入股参与公司发展,每年可获得13.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体现党委政府的果敢,让乡村发展搭上柳州发展的快车。柳江区紧抓全市实施螺蛳粉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推动三都镇白见村争取自治区扶持项目,注资250万元与柳江区富安米粉厂合作打造大型干米粉加工企业。项目建成后能创造15万元至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电商+”不仅展现了柳江人的实干,更体现了弄潮儿的风采。百朋镇新圩屯是有名的鸟笼村,目前该村的鸟笼月产量约6万个,年产量约70万个,年产值约4000万元。社区党组织依托产业优势,探索“电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组织150多户农户生产鸟笼,由电商达人覃奕翮通过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等电商平台销售,月销量约5万个,实现鸟笼集产品生产、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的一条龙生产模式,提高了产业发展效益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除了“3+”模式,柳江区还积极与企业结对,帮扶共赢。

目前柳江区有25家民营企业、12个乡镇商会、5个柳州异地商会共42家非公企业、商会组织。柳江区积极开展“致富思源、奉献社会”主题活动,拓宽优质企业带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渠道。

首先是利用市区两级专项扶持资金,组织24个村(其中贫困村15个)党组织与威鹏汽配、通达汽车和柳江碧桂园等信誉好、效益佳的非公企业签订帮扶协议,确保结对帮扶的村每年可获得4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其次是引导企业帮扶,如毅德商贸城资助30万元扶持土博镇世界村发展腊肉加工和竹鼠养殖;进德镇龙新村以脱贫摘帽奖励资金10万元入股柳江恒信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增收8000元。再次是鼓励村民合作社参与或承接政府性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等农发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截至今年5月底,柳江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合计约227.65万元,平均每个村2.28万元;其中1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收入超过5万元的有10个,超过10万元的有5个,成绩走在各县区前列。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