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释放能量,倾力写好民生答卷,同时反求诸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我市实现“率先建成”和“打造龙头”双目标作贡献。
强化监督惠民生
——聚焦热点回应群众呼声
“分级诊疗制度推进情况如何?”“怎样解决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的问题?”“医疗人才紧缺怎么办?”……2017年2月8日至10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深入市人民医院、市工人医院等7家公立医院及市人社局,对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进行集中视察。
医疗卫生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从思想认识、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市政府也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着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民之所需,我之所为。一年来,常委会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总要求,选择好角度,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力度,与“一府两院”形成了推动问题解决的合力。
民生情怀,一以贯之。强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助推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组织开展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视察;加大对市政府2017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情况的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完成整治市内内涝积水点、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场所等一批惠民工程;对刑事诉讼法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用好用活相关法律法规;对市政府5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每一次行动,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交出了一份忠诚担当、鼓舞人心的答卷。
提升能力促履职
——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迅速组织学习,邀请专家辅导,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落实到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一年来,常委会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社会事务的作用。
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先后举办有200多名市人大代表参加的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初任履职学习培训班、提升履职能力财经专题培训班;规范代表履职平台,指导县区人大常委会进一步规范“人大代表之家”的建设,使代表闭会期间利用履职平台接待群众、视察调研更趋制度化、常态化;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95件建议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同时,常委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参加领导干部“扶村培干联户”“美丽柳州·宜居乡村”、精准扶贫等活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县区人大工作,通过邀请县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等形式,加强与县区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和指导;加大宣传力度,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荣获自治区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