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市国资委针对造成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解决市属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增强竞争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加强工资总额管理,严控人工成本增长。把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作为监管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从工资总额计划管理模式、工效挂钩管理模式转到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将企业本年度工资总额的核定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效益下降较大的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费必须下降,对不符合实施年金制度的暂停企业年金的缴纳。对人均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倍的企业,实行双控政策。效益下滑的,企业负责人绩效薪酬不高于上年。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负责人履职待遇、对外捐赠、赞助等支出。研究出台了《柳州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暂行办法》,把三公经费和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管理,无预算不支出。组织开展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对外捐赠和赞助支出情况检查。除对口扶贫支出外,企业捐赠规模不得超过上年水平,不得赞助与本企业经营无关的活动。
用好政策红利,挖掘降本增效的潜力。要求监管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精研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出台的系列“稳增长、降成本”措施。农工商公司通过利用“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节约税金约59万元;京都宾馆规范采购索票制度,争取原材料采购、燃气、水电等消耗开具增值税发票,上半年节约税收支出26.5万元。
加强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推进各企业积极开展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优化生产工序和作业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今年以来,柳州银行严控各项成本费用,在保持收入稳定的情况下减少业务支出4700万元;五星百货开展降成本活动,形成了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上半年各项费用在2016年费用减少900万元的基础上再减少62万元。
积极开拓市场,发掘有效需求。各实体企业科学研判市场形势,主动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柳州饭店与百色干部学院签订了学院服务管理中心的输出管理合同,上半年新增利润近300万元;工贸大厦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营销模式,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0万元。
在推动市属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增效中,市国资委制定的这些可操作、可落地、可检查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属实体企业降成本工作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两升一降”,即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成本下降。纳入市国资委监管的12家主要实体经济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53.5%;营业总成本57.72亿元,同比下降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