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融安县木材加工业编织“绿锦缎”助村民脱贫

遍身“香杉”者都是种树人

  • 2017-07-08   《柳州日报》   记者陈健明、唐小玉

内容导航:

    “去年我家种植了10亩香杉,成材后一定会有一笔大收入。”近日,融安县板榄镇木吉村一片郁郁葱葱杉树林的女主人王通涟说,她靠种植香杉的补贴和其他收入脱贫了。

    王通涟笑着向记者道出她“其他收入”的项目——到木业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多元;公司的老板还送树苗和化肥,真是让她喜出望外!

    板榄镇木吉村党支部书记夏永说,该村作为全县最大的杉木生产基地,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对他们村的对口助扶精准到位,安排30多位村民入职就业,实现脱贫。连续2年共送6万株优质香杉树苗,建起了香杉产业基地,让村民种上致富的“常青树”。

    记者来到广西壮象林业有限公司看到,占地100多亩的厂房一派繁忙景象。断料、开条的电锯不停转动,码放板材的叉车来回穿梭,刚贴好装饰纸的成品板材,看上去美观大方,摸上去暖烘烘的,像新鲜出炉的面包,十分诱人。“感谢老板优先录用我们这些贫困户,既可以在家照顾一家老小,也不耽误农耕生产,收入不错。”融安县泗顶镇泗顶村贫困户马朝相关停机器、停下手中的工作,对记者说,他到公司上班1年多了,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广西壮象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新忠说,木业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贫困农民有意到公司工作的,公司优先录用。目前,该公司共安置了融安县13个贫困村的贫困农民87人,人均年增收超2.5万元。

    该公司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农户(大户)+初加工点+公司的经营模式,形成分工合理、联系紧密、风险共享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将公司初加工工序转移,在12个贫困村建立协议加工点36个,安置就业400多人,人均年增收超万元。该公司还与4000多户农户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直接带动林农增收,激发了农民造林、植绿、致富的积极性。

    据了解,该县的非公企业依靠广大群众发展壮大起来,积极参与扶贫帮困、修路搭桥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优先录用贫困户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该县110家木材加工企业提供3060个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使他们的人均年工资达3万元以上,实现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目标。

    该县香杉种植面积8.3万公顷,年实现香杉木产品产量50万立方米,2016年木材加工产量91.4万立方米,总产值25.8亿元,成为当地林农增收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企业抓质量、创新品,大力发展环保型生态板材,产品畅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