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东新区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引来人才集聚促进质效提升
前4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近四成
内容导航:
不久前柳东新区以50万元重奖园区企业“创新领军人才”引发话题——一个产业新区为什么要如此重视人才?一组数据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得益于新区众多企业积极创新,提质增效,今年1月至4月,柳东新区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增长了38.46%,累计实现财政收入10.97亿元,增幅与总额均居全市各县区、开发区第一位。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针对目前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柳东新区以开放灵活的政策机制,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先行先试,聚集了大量各类人才。
吸引人才,柳东新区搭建了人才政策支撑体系,先后出台了《人才规划(2015—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蓝领”成长计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留学归国人才优惠政策》等。还以才引才,按照“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如郭孔辉院士汽车测试平台技术的引入,带来了20多人的高端人才团队进驻新区。
留住人才,柳东新区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好氛围。打造4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根据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配备相应的公寓,使人才能在新区安居乐业。重视待遇留人,找准人才的关注点,不断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在市有关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领军人才奖励”“个人所得税奖励”“突出贡献奖”等奖励办法,符合条件的人才最多能拿到100万元的补贴。为确保人才工作顺利推进,新区每年的人才工作预算都安排在1000万元以上。
除了引进人才,柳东新区还积极培养人才,通过“柳州市新材料人才小高地”“广西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牛津大学ISIS创新中心、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平台柔性引进尖端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同步推进。
在柳州打造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进程中,柳东人才也显现集聚效应——正在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为代表的汽车整车产业集群;以高华机械工业机器人、久日机械新型挖掘机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茁壮成长;腾龙煤电等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细分领域一枝独秀。目前,柳东新区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企业建设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省级技术中心45家、院士工作站6个;柳东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批准,引进高层次人才1400多人,博士以上人才近百人,硕士以上人才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