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价是自治区年度绩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自治区绩效考评办委托专业社情民意调查机构,邀请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人员以及城乡居民对我市2015年度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措施、成效、亮点等方面进行了评议。评议期间,社会公众对我市共提出799条意见建议,涉及我市77个责任单位。
近日,记者就部分市民关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采访。
●推进教育均衡 保障教育公平
整改事项:加快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整改情况:大力推进“三年攻坚”项目24所新建、改建中小学建设,立项建设“市区新建9所学校”项目,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相继出台《柳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段学校实施意见》等,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逐步降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门槛;深化中考招生改革,2015年、2016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取消了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政策,同时出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柳州市市区外户籍人员在柳州市区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暂行办法》;出台《柳州市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学区确认办法》;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寄宿生补助项目、高中免学费项目、中职免学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学前入园补助项目、大学新生资助项目,截至2016年上半年,完成发放资助资金9395.05万元。
●发展现代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
整改事项: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整改情况: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截至2015年10月我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7050万元;2016年我市启动建设县级、乡级示范区,到2016年底基本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6个以上、县级10个以上、乡级15个以上;大力提升现代蚕业发展,提升水果产业,提升茶产业,提升蔬菜产业,提升“双高”糖料蔗种植面积;在全市313个贫困村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茶叶、水果、蔬菜、甘蔗、桑蚕等种植产业项目和鸡、鸭、猪、牛等养殖产业项目共71个,在61个贫困村实施“生态乡村·村屯绿化”项目;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投资400万元建设县区果园水肥一体化示范样板点50个,建设防渗渠道271公里,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
●加快路网改造 推进乡村建设
整改事项:加快乡村道路建设
整改情况: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开展超限整治工作,修订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和制定“四好公路”实施方案,加大对2015年路网改造检查监督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建设,2016年全市计划建设134个农村公路项目,计划总投资71798.7万元;实施屯级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全市已落实项目计划352公里,已实施完成项目125公里;推进屯内道路(巷道)硬化项目建设;组织申报2017年柳州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
●提升审批效率 优化政务环境
整改事项:推进审批效率提升
整改情况:制定并实施《柳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投诉处理办法(试行)》等,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实施社会组织登记“三证合一”改革,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的“一窗一结”制;重点加强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设,完成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开发柳州市“互联网+审批局”模式的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开展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举办第四届“政务公开日”活动;开展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考评和星级评定,举办全市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培训班,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巡视实行日台账工作制。
●完善城乡配套 强化基础设施
整改项目:加快城乡发展
整改情况:完成柳太路城市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公共租赁自行车三期工程、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绿道工程和古亭山森林公园绿道工程,建设花岭大道、环岭大道、文昌楼北侧绿地3个城市紫荆赏花点,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6年开工棚户区改造13309套(户);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五一路儿少中心人行道海绵化改造试点,加大对柳州市路网项目的建设投入,全力确保在年内投产一批路网项目确保柳州市在年内新增二级公路通车里程高于上一年度;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启动公交智能监控平台建设,实施城中村改造;通过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巩固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万农村人口和中小学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农村“饮水净化”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水库移民新村续建项目;完成村屯绿化建设,开展路网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千村通公路建设。
●构筑保障堡垒 保障百姓生活
整改项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整改情况:医疗保障上施行《柳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2015)》,提高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增加医疗保险费征缴收入,完善我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分级诊疗APP,继续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住房保障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展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完成1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由政府拨付资金为全市60万农户每户购买住房政策性保险;养老保障上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为五类特定人群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上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开展“阳光家园计划”补助工作,为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补助3500名,对符合条件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让残疾人得到政府的关爱;贫困户保障上制定《柳州市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丰富“村企共建”“百家民营企业扶助百个贫困村”活动内容,筹备召开社会扶贫工作大会动员全市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加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
●加快美丽建设 提升村屯环境
整改事项:推动乡村环境提升
整改情况:督促各县区对垃圾收运设施进行排查,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有垃圾清运车一辆,每个自然屯配备有垃圾桶(箱)、垃圾池;督促各县区补足保洁员经费,确保保洁员工资按时发放;开展表彰“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优秀保洁员”等活动;推进生态乡村“三化”专项活动,全力完成自治区绿化示范村屯 307个,建成20个以上“饮水净化”示范项目及5个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新增138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通屯道路300公里,屯内道路硬化96个。
●减轻企业负担 助力企业发展
整改事项: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整改情况:组织开展“第十届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推出41条相关工作措施切实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开展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相关工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做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服务,开展信用贷款项目服务;深入推进各县区(开发区)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惠企贷”融资扶助模式,进一步完善“惠企贷”的业务模式。
●加强环境治理 强化环境监管
整改事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整改情况: 开展“百日大会战”、燃煤锅炉整治、露天烧烤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整治,购置多功能环保抑尘车,进一步拓展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现场检查,督促企业对已有的污染防治设施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与柳钢、柳化等国控重点源企业签订2016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开展“饮水净化”专项活动,组织自治区级及市级专家、各有关部门、各编制单位集中一起就划分技术报告和划定方案召开县级专家论证会;实施20个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建设4个规模养殖粪污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示范点,建设2个推广畜禽养殖集中区。
●支持非公企业 搭建合作平台
整改事项:推动非公企业发展
整改情况:启动全市“百企扶百村”活动,组织185家企业参与“村企共建”活动;深入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丰富非公经济人士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开展“桂商情系故乡行”为契机,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等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展示展销活动,举办实体经济金融创新说明会,召开银企融资座谈会,采用“一企一策”的对接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组织开展商会·中介联谊活动,召开非公企业招商投资说明会,树立“柳商”形象;设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将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政策视野,连续2年从市直部门选派70名非领导职务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