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促发展又出大手笔
我市今年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共推介项目119个总投资1016亿元
内容导航:
119个项目,总投资1016亿元!我市在惠民生、促发展上又出大手笔!
坚持深化改革,打破政府唱“独角戏”局面,由政府与社会资本联手演绎的“二重唱”模式——政府和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在我市密集展现。5月13日,我市举办2016年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作为“重大项目建设年”七个专项工作之一,我市重点推介的一批项目,不仅完善了各项社会事业资源布局调整,更进一步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
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我市始终围绕“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这一重点,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各项工作,在扎实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我市共公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71.29亿元,其中柳东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柳东新区加油站、官塘大桥、莲花大道、五岔路口改造工程、胜利路改造工程6个项目成功落实了社会资本近32亿元,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稳中有为 、稳中提质,我市在经济升级 、 城市转型的路上蹄疾步稳。我市不仅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今年还因稳增长政策措施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点名表扬。我市出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支持稳增长等一系列投融资改革措施,投融资环境不断优化,搭建了稳定的政 、银 、企沟通平台,定期向社会和金融机构公布重大项目,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激发了民间投资的创新活力,建立了高效的投融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促规范、金融机构抓服务 、企业主体铸诚信的良好局面。
让政府 、社会资本和公众共同受益,PPP模式无疑成为我市新常态下稳增长、破解资本瓶颈之举。发展实体经济 、推进重大 项目 、实施精准脱贫,是我市今年主抓的三项核心工作。推行PPP模式,加大城镇化与公共服务投资的开放力度,让社会资本能够进入并盈利,有助于确保我市发展有载体、有支撑 、有后劲。为做好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坚持创新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各类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 、医疗 、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以及城乡供水、污水处理 、水利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领域。此外,我市还将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考评督查机制,形成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