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啃下“硬骨头”共同奔小康
内容导航:
精准脱贫作为我市“三个推进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将为我市在“十三五”开好头 、起好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市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拟定了“作战计划”,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以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尽快脱贫,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而要实现精准脱贫首先就要瞄准贫困对象,进而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目前,我市基本完成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对全市30多万贫困人口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每个贫困村 、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各县(区) 、乡镇 、行政村还将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 、就业渠道 、收入来源 、致贫原因等,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 、一个脱贫计划 、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确保扶贫政策 、资金、项目到村到户到人。
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市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 、因灾致贫 、因学致贫 、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等。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今年,我市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把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纳入县(区) 、乡(镇)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每个贫困县重点培育2至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产业。同时,我市还将继续积极培育种养大户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特色产业引进培育1个龙头企业,特色产业覆盖到的贫困村组建1个农民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确保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强化产销对接服务,探索“互联网+扶贫”的模式,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业”知名品牌,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物流业发展。
近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漾口村 、良口乡和里村等地,三江口旅游综合体开发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该项目按照“现代农庄旅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实施建设,在培育本地具有民族特色农产品创意研发、生产 、营销的同时,加强新农村和现代农庄的规划,在品牌塑造 、形象设计 、农业创意中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产业扶贫。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三江口旅游综合体周边乡镇的6个行政村 、32个自然屯3220户(其中贫困户556户)的发展。
摆脱农业单一发展的传统局面,加快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民俗体验及“农家乐”等扶贫旅游项目。今年,我市还将利用高铁、高速公路,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尤其是发展贫困村的乡村旅游,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手工艺品、农民画、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品,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支撑。
“减贫人口8.5万人,贫困村摘帽60个。”这是我市今年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既定目标。目前,我市将精准脱贫攻坚任务全部分解到县区。我市将按照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工作思路,举全市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攻坚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