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初步实现监管重心下移
内容导航:
4月27日,全区城市基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暨网格化监管现场培训会在柳召开,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多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近年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积极推进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全市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和技术支撑机构167个,其中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118个,初步实现了监管力量重心下移。
2013年底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启动。2014年底我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此次改革在全面理顺食品药品监管职责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县乡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接了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监管职能。6个县在完善县 食品药品监管局建设的基础上,都组建了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县辖所有乡镇都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我市4个城区和柳东新区新组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和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
目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监管单位约5.6万家,较改革前增加监管对象约3.5万家。2015年,我市重点抓好县区、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编制人员的落实和解决办公场地及设备,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2015年3月,我市基本完成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组建,并在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1名以上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1010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2306人。
为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2015年,鹿寨县、融安县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获批复成为国家第二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项目,融水苗族自治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被列为自治区首批试点。我市按照自治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标准》加强基层监管所建设,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和执法条件明显改善。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经费预算逐年增加,近几年来年均增幅20.67%,有力地支持了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监管及检验检测能力、监管信息化建设,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也在逐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