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以其独特的辐射效应,在粤桂黔大地上画出一条令人振奋的产业经济带。串在这条振奋的产业经济带上,有一座让人振奋的城市——广东省佛山市。
9月17日下午,我市媒体采访团抵达此次采访的最后一站——佛山。大气的城市,自有让人“高看一眼”的理由。把握高铁时代命题,佛山正如过去抢抓改革开放先机一样,风采依旧且雷厉风行。
这便是抢到高铁“蛋糕” 打出的“第一炮”: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启动暨首届粤桂黔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及展览投洽会在佛山举行,我市也应邀出席。
同饮西江水,同为工业城,取经佛山,我们该取哪些“经”?
既“傍大树”也“养孩子”

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压铸车间生产井然有序。
佛山,地如其名,沉稳、厚重、大气。在机遇来临时,佛山出手可谓是稳、准、狠。
随着贵广、南广高铁开通,作为珠三角西岸龙头城市的佛山便开始“激扬文字”,主动提出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核心区域、以佛山国家高新区为载体建设试验区的构想,成为全国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先驱者。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佛山建试验区的构想被纳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这里将成为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前沿阵地”和大西南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成为高铁经济带标志性合作平台典型。
20021亿元!这是去年佛山实现的工业总产值。
蓄之既久,发之必速。去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3亿元,增长8.6%;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13088亿元,民营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9.6%。
这其中,有何奥妙?
“先优二,再强三”,谋实业、做实业、兴实业,将佛山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便是佛山的发展策略。
在招商引资方面,佛山是既“傍大树”,也“养孩子”。“制造业和民营经济是佛山的根,我们都会力撑。”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韦光茂说。实际上,佛山本土的企业也争气。在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的墙上,“掉地产品立即报废”八个字随处可见,见惯千篇一律的“高大上”,这一句标语更像是大实话。精益求精、品质至上,“佛山制造”也见证着“佛山品质”。
合作共生打造经济升级版
充满合作期待,谋划高铁文章,诉说合作愿景……这既是高铁带来的“幸福感”,也是一道“思考题”。
作为广东、广西的制造业重镇,佛山和柳州,如何借助贵广、南广铁路的开通探索合作模式?两市都在寻找最佳答案。
实际上,我市地处粤桂黔的交通要塞,对于高铁的期盼比佛山更加强烈。为有效承接东部先进产业、高端装备等产业向西部的梯度转移,以及加快新材料和信息等产业的发展,8月17日,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媒体采访团来柳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传林就表达出与佛山合作建设“粤桂先进制造战略合作示范区”的愿望。
当前,我市“广西汽车城”高端产业发展仍不充分,产业空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汽车城目前主要以汽车以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装备为主。“若我们能傍上佛山这个‘大款 ’,那么我们的制造业水平将会提高一个层次。”刘传林说。
“两市机械、汽车等制造业可以搭建起平台,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方面都可以推动相互间产业转移和合作。”据佛山市发改局总经济师李斌透露,目前已对两市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生产变压器等项目进行摸查,接下来会尽快争取项目早日动工,“高铁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从而带动人才、旅游等各方面的流动。”
借助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实验区(广东园)建设启动之机,佛山市也邀请柳州参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旅游大会,以旅游为媒,抱团更多城市开拓贵广等地区市场,让旅游业真正发挥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的经济融合性很强,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区域间的差距。“产业转移并非是将落后的企业转移出去。”李斌认为,打造分享型经济,要有一种共生理念支撑,技术条件成熟下,共享共生是可以实现的。
而这,恰好考验着我市经济、技术转型的能力。
(本系列报道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