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我市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意见,实施“服务业发展十大工程”

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 2015-09-07   《柳州日报》   记者 梁莎莎

内容导航:

    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新常态下柳州市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1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45%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左右。

    努力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形成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建成区域性服务业高地,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为此,《意见》指出,我市以重点产业为载体,实施“服务业发展十大工程”。

    —— 汽车产业服务工程。依托我市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交通的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规划建设年营业额达到1000亿元的柳州汽车服务产业园。

    ——现代物流服务工程。推进现有的运输、仓储企业和物流园区向现代物流转型,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配载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级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连接国家“一带一路”的南线枢纽城市和区域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电商柳州”服务工程。大力推进实施“电商柳州”,加速促进各行业“触网上市”,打造桂中地区乃至全国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的政策高地和成本洼地。到2020年,全市网络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现代商贸服务工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增强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到2020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现代商务服务工程。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巩固提升商务服务、策划咨询、技术服务、航运服务等商务服务水平,加快构建门类齐全、规范诚信,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商务合作交流中心。

    ——“互联网+”服务工程。加快实施“互联网+”服务工程,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保障服务工程。科学规划发展区域布局,引导形成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加快创建金融生态模范城市和金融产品创新区,把我市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

    ——工业设计创新工程。围绕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积极推动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转移机构、检测试验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打造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研发和转化基地。

    ——旅游休闲服务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我市山水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会展和汽车文化产业及运动休闲相融合的现代大旅游产业。

    ——民生服务提升工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极,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宜居宜业生态文明城。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