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岩相分析。(日报记者 覃杰/摄)
“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的创新精神。”——钱三强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
9日下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采访组走进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大门两侧的著名科学家名言一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此外,“广西绿色水泥产业工程院”“广西新干法水泥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研发中心”……这一个个有分量的牌匾,彰显了这个传统水泥企业的实力。
“这个是2012年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牌匾,我们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企业;这个是2015年4月获得的‘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牌匾 ,这个奖项是广西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级别的奖项……”技术中心工作人员黄丽霖 、张芳向记者们一一介绍这些年来鱼峰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仅2014年鱼峰集团就获得8项发明专利 ,34项实用新型专利。
“如果别人能够看到毫米 ,我们鱼峰就能够看到微米 ,甚至纳米。”总经理杨义自豪地说 ,作为一个传统老国企,近年来 ,鱼峰集团加大科技投入 ,推动科技 创新 ,加快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身 ,正向着水泥行业一流企业挺进。
接受采访时杨义谈及 ,他马上要到南宁参加一家广西小有名气的水泥企业重组事宜。他说 ,当前全国经济继续下行,很少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鱼峰集团今年上半年销量下降19% ,但令人欣喜的是 ,在广西水泥行业价格每吨下降23元的情况下 ,鱼峰集团反而每吨上升了6元。这是鱼峰集团抢抓市场机遇 ,努力向科技要效益的结果。
对于水泥企业来说 ,煤炭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占50%左右。今年以来,鱼峰集团抓住全国煤价不断下调的机会 ,按照企业对煤炭品质的要求 ,精准采购发热量更高的煤 ,降低了成本并且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
在水泥品种开发上 ,这几年来 ,鱼峰集团根据差异化战略 ,继中热水泥、低碱水泥、核电水泥等产品相继投产后,积极投入力量进行油井水泥研制 ,终于生产出完全符合国家G级油井水泥标准的产品 ,将填补我国油井水泥自主知识产权方向的空白。
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去年,国家颁布了海工水泥标准,鱼峰集团作为其中的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在海工水泥开发利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这也标志着企业在加快步伐向一流企业迈进。鱼峰集团生产的海工水泥产品具有高耐久性、高施工性、高强度,不仅可以满足海洋工程等建设的需求特性,还可以解决海洋工程等建设的耐久性差等问题。随着我国加大对海洋工程的建设,如围海造堤、海港码头、水库大坝、水利隧道、涵洞引水、海洋配筋混凝土工程、除冰盐道路、桥梁等配筋混凝土工程等抗腐蚀要求较高的工程开发需要,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鱼峰集团系列产品的开发,提高了企业生产特种水泥的能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其开发的机场跑道水泥单价高达每吨770元,并在海南、广东、广西取得了道路水泥合格证。
“今年水泥生产的目标是480万吨,去年是460万吨,尽管上半年有下降,但广西水泥行业下半年才是旺季,我们将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奋进。”杨义说。